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歷史上的大理寺到底是幹什麽的,相當現在的什麽部門?

歷史上的大理寺到底是幹什麽的,相當現在的什麽部門?

經常觀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經常會發現電視劇之中有這麽壹個部門:大理寺。想當初不諳世事的我不知道這究竟是壹個什麽存在,大理寺,壹直以為這是壹個寺廟的存在,只不過可能位於大理地區而已。

然而隨著歷史書看的越來越多,才明白大理寺並非小編所想的那樣是壹個寺廟的存在,相反他屬於壹個刑事機構,權力非常大。

我們知道隨著朱元璋廢除?丞相制?之後,六部尚書是直接向皇帝負責的。而六部尚書的權力也開始進壹步擴大,在當時甚至有這樣壹句順口溜:?部是管事的,院是看熱鬧的,寺是辦事的,監是打雜的?。

這句話說明了刑部的權力,然而在當時大理寺的權力幾乎可以和刑部分庭抗禮,可以預見大理寺只能有多強大了。

那麽這個神秘的?大理寺?究竟是壹個什麽存在呢?為什麽要叫?大理寺?,這聽起來像是壹個寺院的名字。

大理寺的歷史

其實大理寺在古代的職能就好比是今天的最高法院,負責審理匯總歷年案件的司法機構,是中國古代的司法最高機構之壹,而且大理寺的含義也並非是寺廟的意思。

古人稱:掌刑曰士,又曰理。?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而之後漢景帝在此基礎上又加上壹個大字,連起來就是大理寺,意思就是天官貴人之牢曰大理之義,所以能夠進入大理寺監牢的都是非富即貴,而壹般的刑事案件都是交由刑部審理的。

當然,在秦漢之際還沒有這樣子的叫法,在秦漢時期大理寺還有壹個別稱叫做?廷尉?,是當時全國的最高司法機構,而廷尉下轄廷尉正和左、右監各壹人,負責協助廷尉料理全國的刑事案件,而廷尉在當時秩比兩千石,屬於?三公?之壹,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位高權重。

而到了北朝時期,北齊將原來的廷尉壹職改為?大理寺?,從此大理寺就和刑部、禦史臺成為全國三大司法中心之壹,而大理寺的最高長官就是大理寺卿,屬於正三品官員,又有大理少卿以及大理寺丞等官職從旁輔佐。

而大理寺設立的初衷也是為了使司法權不至於全由刑部所掌控,在當時地方官的權力是很大的,而壹旦紅筆壹簽那麽就等於簽訂了這個犯人的生死,所以古代為了不至於讓冤假錯案的發生,便在刑部之外又設立大理寺,專門匯總往年的刑事案件,壹旦發現有冤假錯案的發生,可立即上報皇帝,然後行使?三司會審?。

大理寺和刑部、禦史臺(都察院)的關系

現在其實我們的司法體系很多都有古代的影子,比如現在監察和判決什麽都是分開的,而古代也是如此,大理寺、刑部和禦史臺(明之後禦史臺改名都察院)是當時全國最高的三大司法機構,也可以稱之為三法司,在明清時期開被稱為?六扇門?。

而古代也是如此,三司各司其職,刑部負責審理案件,而大理寺負責審核案件,都察院就是監督這兩個部門的,這樣子的目的就是為了互相牽制,不至於壹個部門的權力過大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

當然大理寺卿在名義上來說還是要矮刑部壹頭的,因為大理寺卿是正三品官員,而刑部尚書在古代是正二品,可是架不住大理寺卿的權力大,雖然品級不高,但是他仍然具有參政的權力,而壹旦大理寺對於案件有所懷疑的就可以當即提出,刑部這個時候再上報皇帝,皇帝再提出?三司會審?。

這樣做的本意就是為了防止大量冤假錯案的發生,也就是說大理寺是當時司法的最後壹道防線,只要大理寺這邊不同意判決,那麽就證明妳還有壹線生機。

隨著明朝後期大理寺卿都落在庸碌之人的手中,大理寺已經失去了他原有的職權,這就導致在明朝後期大量的冤假錯案的發生,而這就導致原來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漸被刑部和都察院瓜分,而大理寺在明朝後期只能做些核閱案卷的簡單工作罷了。

  • 上一篇:舉報和控告的區別產生的後果不同
  • 下一篇:欒少湖的主要業績: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