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證罪是指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員對案件重要的事實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犯罪證據的行為。我國法律規定,作偽證的,根據情節輕重,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罰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國外,很多國家規定證人、鑒定人在作證、鑒定前必須宣誓,受宗教信仰的力量約束不得作偽證。經法律宣誓提供偽證的證人、鑒定人,均以偽證罪論處。在英國和日本,偽證的主體還包括翻譯人員。
作偽證的方式主要有:(1)對案件事實作虛假陳述;(二)對有關證據作虛假鑒定的;(三)偽造證據的;(四)故意進行虛假翻譯等。
主觀上,偽證罪必須來自直接故意,即偽證者明知自己所作的虛假證明/陳述是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但為了陷害/不利他人或者隱瞞重要證據而作出的行為。
2022年醉駕處罰規定:
1,醉酒駕駛機動車,被交管部門發現後,將被依法約束醒酒,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駕駛人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2.醉酒駕駛營運車輛的,交管部門將對車輛進行約束,直至其清醒,吊銷其駕駛證,並追究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取得新駕駛證後不得繼續駕駛營運車輛。
3.無論是飲酒還是醉酒後駕駛車輛,發生了嚴重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交管部門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其機動車駕駛證將被吊銷,終身無法重新取得駕駛證。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妳。如有疑問,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刑法第305條
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員故意對案件重要的情況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對所有案件量刑,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能輕信口供。如果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並處罰;
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予以處罰。
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壹)有證據證明定罪量刑的事實;
(二)定案所依據的證據經過法定程序查證屬實的;
(三)根據全案證據,對查明的事實已經排除合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