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劉學的研究成果。

劉學的研究成果。

1,關於擴大代表人訴訟裁判效力的若幹程序問題,法律2號,1999;

2.《論民事訴訟中的自認》,發表於《中外法學》第3期,1999,與趙剛教授合作;

3.《從法律文化背景看我國民事訴訟模式的選擇》,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9,與趙剛教授合作;

4.《略論訴訟的預備合並》,載《政治與法律》2000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轉載報紙資料全文《訴訟法學司法系統》2000年第10期;

5.與趙剛教授合著《代位權訴訟論》,載《法學研究》2000年第6期;

6.《中國民事訴訟處分原則述評》,《法律評論》2000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司法系統》2001第2期全文轉載;

7.《關於完善財產保全範圍的問題》,人民檢察院2000年第8期;

8.監督程序的適用現狀及其立法完善,載《律師世界》2001第7期;

9.《財產保全管轄制度的缺陷與完善》,載《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第5期,2001;

10,民事裁定上訴程序審查,《法律評論》第6期,2006 54 38+0;

11,《民事訴訟法學研究述評》,發表於《法學研究》2002年第1期,與張新寶教授合作;

12,有益的探索——評浙江省高院實施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發表於2002年4月30日《人民法院報》;

13,《婚姻無效之訴與婚姻撤銷之訴研究》,《民商法》第23卷,金橋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與趙剛教授合作;

14,《中國法院企業化傾向述評》,《雲南大學法學版學報》(雲南法學),2002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轉載《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3年第1期全文;

15,《論司法權與行政權的十大區別》,《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在2003年第四期轉載了報紙材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全文;

16,《論民事訴訟中的訴訟家族》,《法律評論》2002年第6期;

17,“中國法院行政化、企業化傾向初探——以民事訴訟為切入點”,《訴訟法學》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與趙剛教授合著;

18,《訴訟中的抵銷程序應當完善》,發表於《法制日報》,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

19,《中國法院行政化傾向的原因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版),2003年第1期;

20.《論訴訟中的抵銷(壹、二)》,載《法律評論》2003年第3、4期;

21,監督程序的立法完善,《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22.“既判力理論在中國的困境分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版),2003年第3期;

23.《中國民事訴訟基本理論體系的構建、闡釋與重塑》,載《訴訟法學研究》第5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與姜偉教授合編;

24.《論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

25.《美國民事訴訟中的反訴、交叉訴訟及訴因介紹》,《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26.“執行”與“履行”之辨,《人民法院報》2003年10月23日165438;

27.學術合理性的實踐詮釋與批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幹規定,載《珞珈法學論壇》第3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與趙剛教授合編;

28.間接否認與抗辯對舉證責任分配的影響,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4年6月65438+10月65438+3月;

29.“關於修訂的幾個基本問題”,與趙剛教授合著,載《法律評論》2004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第7期轉載《程序法與司法制度》全文;

30.從《人民法院報》2004年02月07日第65438期刊登的壹則案例看建立權利競合訴訟確認制度的必要性:

31,透視臺灣省民事訴訟中的協商壹致選法官制度,國立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32.《辯論的基礎》,《法學研究》2005年第4期;

33.“是否構成親子關系應當允許推定”,發表於2005年7月27日《人民法院報》;

34.《論虛構的口供》,《法律評論》2005年第5期;

35.訴訟時效的舉證責任分配,《人民法院報》,2006年3月22日。

36.處理參與分配中的幾個疑難問題,發表於2006年2月7日《人民法院報》。與閆亮合作。榮獲“錢塘杯”實施新方法三等獎。

37.姜偉教授主編《論任意訴訟:民事訴訟法前沿問題研究》50周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

38.《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相關訴訟疑難問題初探》,《法律評論》2006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轉載2007年第三期《訴訟法學司法制度》全文。

39.《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當事人資格研究》,載《法律評論》2007年第6期;

40.《論訴訟信托》,羅家法學論壇(第六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41.案外人異議制度的放棄與執行異議之訴的構建(與朱建民合作),《法律評論》2008年第6期;

42.《改革開放與中國民事訴訟制度的建立》,秦煌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0,2008年;

43.證據裁判下的自由裁量權,《人民法院報》第5版,2008年8月19;

44、“異議之訴若幹問題分析”(與朱建民合作),《人民法院報》,第6版,2008年9月19;

45、《lt;《民事訴訟法——新修訂條文淺析》,齊主編,:《東南司法評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版;

46.民事抗訴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完善,《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47.集團訴訟制度概念辨析,北法,1,2010。1,法治與文明,寫作第八章,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11版;

2、《國家司法考試考試教程》,編寫民事訴訟法、仲裁法第壹、二、十七、十九章,中國致公出版社,2002年,1版;

3.《民事訴訟法案例研究》,21世紀法學教材系列,第13、14、15、16章編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4.《證據法》,第十章和第十壹章,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12);

5、《民事訴訟法》(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編寫第二、三、十二、十三章,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lt;《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三審稿)及立法理由,撰寫第壹、五章立法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

7.《民事訴訟法專著》(研究生教學指導用書),撰寫第壹、四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8.姜偉主編:《民事訴訟法(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壹五”國家規劃教材),撰寫第四、八、九章(約7.2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9.《民事訴訟辯論原則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10,趙剛、詹善剛、劉學主編:《民事訴訟法》,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1,齊主編:民事訴訟法,第3、8、9章,18、19章,劉老師編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12,姜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專家修改草案及立法理由》(第五章劉老師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公益訴訟研究”。

  • 上一篇:劉存權有qq嗎
  • 下一篇:鹿城刑事訴訟律師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