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耐克運動鞋都是外包生產的,考慮到勞動力成本,最後選擇了在越南生產運動鞋。
據耐克公司網站介紹,運動鞋對勞動力成本比較敏感,企業必須把勞動力成本控制在24%以內,才有競爭力。
擴展資料
NIKE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公司生產的體育用品包羅萬象,例如服裝,鞋類,運動器材等。NIKE是全球著名的體育運動品牌,英文原意指希臘勝利女神,中文譯為耐克。
耐克商標圖案是個小鉤子。耐克壹直將激勵全世界的每壹位運動員並為其獻上最好的產品視為光榮的任務。耐克首創的氣墊技術給體育界帶來了壹場革命。
運用這項技術制造出的運動鞋可以很好地保護運動員的膝蓋.在其在作劇烈運動落地時減小對膝蓋的影響。
品牌標誌
標誌含義
NIKE這個名字,在西方人的眼光裏很是吉利,而且易讀易記,能叫得很響。耐克商標象征著希臘勝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著速度,同時也代表著動感和輕柔。
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標,圖案是個小鉤子,造型簡潔有力,急如閃電,壹看就讓人想到使用耐克體育用品後所產生的速度和爆發力。
首次以“耐克”命名的運動鞋,鞋底有方形凸粒以增強穩定性,鞋身的兩旁有刀形的彎勾,象征女神的翅膀。
品牌故事
80年代,耐克產品開始從田徑場和體育館進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十幾歲的少年)。耐克公司必須在不失去正規體育傳統市場情況下,盡力擴大耐克廣告的吸引力;
為此耐克必須像Levi's品牌(牛仔服的領導品牌 牛仔褲的發明者李維·施特勞斯建立)壹樣,成為青年文化的組成部分和身份象征。
耐克公司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作戰,它面臨的難題是在適應流行意識和宣傳體育成就上如何獲得平衡與壹致,耐克公司開始重新思考其廣告策略了。
發展歷程
1908年,馬薩諸塞州的利恩建了壹個制鞋廠,使當地的制鞋技術得到了進壹步發展。在那裏工人不再是獨立的做nike鞋,鞋的每個制作環節都由壹個受過訓練的專人負責。
生產線開始形成。起初的nike板鞋仍然是訂做的,但為了使工人在淡季有事可幹,鞋坊老板開始做沒有預訂的鞋。這些鞋被稱作待售鞋,擺在當地商店的櫥窗裏。
1958年,當時的創辦人菲爾.奈特俄勒崗(Oregon)州立大學田徑隊選手,畢業後返鄉任教於波特蘭。
1963年,在俄勒岡大學畢業的菲爾·奈特和他的導師比爾·鮑爾曼***同創立了壹家名為"藍帶體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營體育用品。
1964年,耐特與他的教練鮑爾曼各出資500美元,成立了運動鞋公司,取名為藍帶體育用品公司。
1972年,NIKE公司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現任NIKE總裁菲爾·耐特以及比爾·鮑爾曼教練投資的藍帶體育公司。
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制出氣墊技術後又推出了壹種名為Shox的新型緩震技術。采用這種技術生產出來的運動鞋同樣深受歡迎,銷量節節攀升。
除運動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裝也不乏創新之作。例如:運用FIT技術制造的高性能紡織品能夠有效地幫助運動員在任何氣象條件下進行訓練和比賽。耐克公司制造的其他體育用品,如:手表,眼鏡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結晶。
參考資料:
NIKE.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