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醫院,創建於1886,是壹所以眼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為主,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任務於壹體,特色鮮明,學術優勢突出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醫院有兩個應用基礎研究的大型研究所:北京眼科研究所(世衛組織防盲協作中心,國家博士後工作站)和北京耳鼻喉科研究所(國家博士後工作站)。
規模:醫院有52個臨床醫學科;它擁有2,00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65,438名+0,650名衛生技術人員。碩士和博士131;高級職稱240多名;博士、碩士導師56人;醫院開放床位850張,平均每年住院病人15000人;年平均門急診人次654.38+0萬以上;每年進行超過30,500例手術。
重點科室:同仁醫院眼科、耳鼻喉科技術力量雄厚。北京眼耳鼻喉科會診中心就設在這家醫院。與醫院有著相同歷史的眼科,在保持眼底病、眼外傷、角膜移植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進展。其中,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等疑難疾病的手術治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先進的超聲乳化技術在白內障專科得到廣泛應用,盲眼數和達標率連續多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青光眼專科在難治性青光眼的早期診治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醫院宗旨:近年來,同仁醫院努力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醫院發展模式,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樹立質量第壹、服務第壹的思想,努力塑造良好的醫院形象。遵循“以醫院為中心,學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方針,繼承和發揚“精、誠、勤、和”的精神,充分利用醫療衛生資源。加強橫向合作,拓寬醫療服務領域,先後與北京安貞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成立“首都聯合醫療集團”,實現了醫療機構“三通”:綜合醫院、綜合科、綜合門診;與豐臺南苑鄉靜園老齡事業發展中心共同成立北京同仁靜園醫院。為適應醫保形勢,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奠定了壹定的基礎,也為深化醫藥衛生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教學:醫院壹直負責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中專生;在崗教學和在職職工的繼續教育任務。自1963承擔第壹醫科大學教學任務以來,培養了1818本科生;1972護士學校成立以來,已經培養了6名中專學生。從1979開始,研究生導師從12增加到5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人),* * *招收研究生88人。繼續教育成效顯著,近400人參加住院醫師培訓並取得資格證書。
科學研究:同仁醫院在“科教興院”方針的指導下,積極開展科學研究。醫院廣大科技人員發揮聰明才智,勇於創新,努力工作。* * *獲得科技成果獎345項,其中國家級4項,部級11項,省市級136項,局級194項。
榮譽:北京同仁醫院1996獲全國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1997榮獲全國衛生系統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1998榮獲首都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1998獲得北京十大醫院;1998獲全國勞動模範之家;1999被確定為首都文明行業創建示範點;1999獲全國青年誌願者優秀幫扶單位;1999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1999榮獲全國百佳醫院;2000年,“同仁”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唯壹的醫療服務馳名商標。2000年連續8年獲得首都文明單位稱號;200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省級綜合醫院先進黨組織”、“北京市精神文明單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2001被評為北京市宣傳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衛生局先進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