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侵權行為給專利權人造成實際損失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損害賠償額賠償專利權人。

侵權行為給專利權人造成實際損失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損害賠償額賠償專利權人。

法律主觀性:

專利權人發現專利侵權後應該如何維權?1.專利所有權的證據。證明原告享有該專利或者專利許可的使用權。2.有侵權的證據。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將實施專利侵權行為。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本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征的對比材料等證據。3.賠償金額的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夠證明其主張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因侵權所受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利益的證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遭受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專利許可費合理確定賠償數額。證據收集後,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以下方式解決侵權問題:協商解決。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可以自行達成和解協議,也可以通過其他第三方的調解和調停來解決糾紛。壹般在提出協商意向時就可以向侵權人發出侵權警告信。這在我國專利法中沒有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經常使用,而且往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侵權警告信的書寫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是強硬的,也可以是溫和的。壹般要寫明以下內容:1,專利權人的專利號,專利的主要權利;2.對方的產品或方法侵犯專利權,希望停止或禁止對方的制造、銷售和使用;3.妳希望對方什麽時候給答復?4、如果對方不答復,專利權人可以采取措施。行政裁決或協調專利權人在侵權人侵權的事實和證據充分確鑿時,可以向專利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舉報,采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並給予行政處罰。在行政裁決過程中,有關專利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對專利侵權民事責任進行調解。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專利權人在發現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後,也可以向侵權行為發生地、被告所在地等有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同時,有權對侵權人的侵權事實和證據申請訴訟保全,申請法院禁止令,禁止侵權人繼續侵權。為保證經濟賠償的有效實施,專利權人在起訴的同時,可以向受理法院申請訴訟保全侵權人同等數額的財產。向法院提起訴訟時,選擇提起訴訟的法院可能是:1。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地點包括:(1)被控侵犯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的地點;(二)專利方法的使用地,以及根據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地、許諾銷售地、銷售地和進口地;(三)制造、銷售和進口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發生地;(四)假冒他人專利行為的實施地;(5)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2.原告只對侵權產品的制造商提起訴訟,而沒有對賣方提起訴訟。侵權產品的生產地與銷售地不壹致的,由生產地人民法院管轄;生產者和銷售者被同壹被告起訴的,由銷售地人民法院管轄;銷售者是制造商的分支機構,原告在銷售地起訴侵權產品制造商制造銷售的,由銷售地人民法院管轄。3、專利權屬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4.專利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約定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和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分級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以上是網邊肖整理的關於“發現專利侵權後如何保護專利權人的權利”的相關知識,文中有詳細介紹,希望能幫助您解答疑惑。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您在本網站上進行法律咨詢。

法律客觀性: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專利侵權案件賠償數額的計算主要依據《專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專利法從原則上規定了賠償的計算方法,細化了各種計算方法,增加了壹種計算方法——法定賠償。賠償有四種計算方式:1。根據侵權人獲得的利益,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可以按照市場上銷售的侵權產品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的乘積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壹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從事侵權行為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這裏需要註意的是,侵權人以侵權為職業的,按照銷售利潤計算。銷售利潤大於營業利潤,為侵權人計算提供了方便。2.計算被侵權人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權利人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可以用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總銷售量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的乘積來計算。難以確定權利人減少銷售的總數的,可以將市場上銷售的侵權產品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的乘積,視為權利人因侵權所遭受的損失。這壹規定大大降低了專利權人的舉證難度,只要確定侵權人的銷售數量即可,同時也排除了侵權人的銷售額並未減少,損失無法計算的情況。3.按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確定賠償金額。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有專利許可費可以參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的性質、範圍和時間等合理確定賠償數額。;4.沒有參照專利許可費的法定賠償或者專利許可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依照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專利法第六十五條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的利益難以確定的,應當參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專利許可費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種類、侵權行為的性質、情節等因素,確定支付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賠償。最後,需要註意的是,前三種計算方法可以由專利權人選擇,對其最有利,只有在前三種計算方法都不適用時,才能采用第四種計算方法。

  • 上一篇:現代中國茶鋪店有哪些加盟優勢?
  • 下一篇:發明人和專利權人的區別與聯系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