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準備了足夠的產能,每周、每月都可以增加產能。”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表示。但由於芯片短缺,300多萬人排隊預約,華為“壹機難求”,可見搶的難度。
毫不誇張地說,在其他手機廠商紛紛回暖之後,華為的斷崖式暴跌與之前的逆勢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芯變”讓壹向強勢的華為成了最大的輸家。
與此同時,華為創始人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絕不會出售終端業務,並指出終端不僅包括手機業務,還指很多業務。“我寧願轉讓5G技術,也不願放棄終端業務”,“華為不靠手機也能生存”。
恰如其分的是,近日,華為首次公開提及傳聞已久的“南泥灣”計劃,即生產自救,包括煤炭、鋼鐵、音樂等領域。,並表示華為沒有手機業務也能生存。
而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則直接在網上爆料,稱華為已經推出“華為智能養豬解決方案”,宣布華為機器視覺要在智能豬上發力,AI可以智能升級豬。
比茅臺還難買&;銷售額急劇下降。
2020年9月15日,華為麒麟芯片正式下線。因為缺少芯片,Mate 40依然壹票難求,即使在很多渠道已經炒到了8000元。壹旦發售,馬上“售罄”。甚至有用戶調侃華為手機比茅臺還難搶。如今有300萬人排隊買1.8萬的Mate X2,搶華為手機的難度越來越大。
在美國禁令升級之前,根據JD.COM公布的2020年3月數據,華為銷量80.2萬臺,占比38.5%,排名第壹;相比之下,禁令生效後,6月5438+2月,華為手機銷量暴跌70%,至26.6萬臺。
最新的銷量統計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華為手機全球銷量暴跌42.4%,銷量從第四季度的5620萬直接下降到2019年的3230萬。
IDC統計還顯示,華為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出貨量3230萬臺。市場份額占比8.4%,相比2065,438+09年的65,438+05.2%,市場份額下降明顯。在此之前,第三季度,華為排名第二,壹個季度就滑落到第五。
顯然,華為手機出貨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畢竟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銷量全球第壹。
本來得益於5G技術的加持,華為手機有絕對的先發優勢。但由於禁令,華為手機陷入了壹個尷尬的禁區,沒有“芯”可用。至少到目前為止,華為還沒有走出困境,手機業務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為了緩解芯片危機,華為限制購買華為手機,每個人只允許購買兩部華為手機;也忍痛割愛,為了生存出賣了自己所有的榮譽。
近日,工信部展示了壹款代號為ANA-AL00的華為新手機,但根據資料顯示,這款手機是4G手機。很多朋友都對5G手機產品趨之若鶩,甚至蘋果也出了壹代5G iPhones。
當然,也有人爆料稱,華為P50的設計已經基本完成,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和
據騰訊新聞報道,到2020年上半年,華為已經投入6543.8+080億元的芯片庫存,足夠華為支撐壹年的芯片供應。
但鑒於華為還沒有徹底解決芯片危機,2021年華為芯片出貨量還會進壹步下滑,新品發布能否解決華為燃眉之急還不好說。
科納仕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華為(含榮耀)在中國的出貨量為654.38+0880萬臺,市場份額為22%。雖然仍排名第壹,但與同期2065.438+09相比下降了44%,領先第二名的優勢由22%縮短至2%。
當然,華為壹直強調放下榮耀不代表放棄手機業務,而在華為正式宣布余承東兼任雲計算BG總裁的前壹天,65438年6月26日,華為剛剛否認出售華為Mate和P系列手機業務。
但事實是,華為將不得不面臨手機業務進壹步萎縮的風險。
芯片的蝴蝶效應
2019開始的禁令只是“開胃菜”,壹開始對華為影響不大。但隨後,直到2020年,美國商務部發布消息,要求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制造商禁止向華為提供芯片設計和生產。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萍曾回應稱,華為每年消耗的手機芯片數以億計。為此,華為目前的策略是用有限的芯片延伸無限的業務,所以會采取限量發售的方式來保證市場參與度。從麒麟820E的外觀來看,華為恰恰做到了這壹點,只能在芯片上“擠牙膏”。
此前有媒體稱華為手機業務撐不住了,將出售手機業務,並稱華為整體將回歸“政企合壹”的發展模式,不會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端業務。此後,華為迅速發布回應,官方表示華為完全沒有出售手機業務的計劃。
但隨後,華為在2020年忍痛剝離了榮耀。先是6月5438+10月,網通華為準備以35億美元出售在榮耀的部分股權,然後6月初165438+10月,網通華為打包出售榮耀。當時收購方也鬧得沸沸揚揚,TCL、神舟等紛紛入市。隨後,6月165438+10月17日,華為正式宣布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
在此之前,榮耀作為華為孵化的獨立品牌,壹直保持著相對獨立的運營。華為+榮耀有雙品牌,高端市場有Mate和P系列,低端市場有榮耀。在這種情況下,賣榮耀可以看作是華為在美國政治壓力下的自救,這也將改變華為手機的商業格局。
因此,有傳言稱,華為正在與壹家由上海政府支持的投資公司牽頭的財團進行談判,就出售其高端智能手機品牌P和Mate進行初步談判。據說談判已經進行了幾個月,因為芯片供應不足。
不過,任在接受采訪時直接表示,華為可以轉讓5G技術,但絕對不會出售終端手機業務。而且,任還解釋說,華為的終端業務並不局限於手機業務,只要是與人和物相連的,比如汽車上用的激光雷達,煤氣表,水表,家庭應用的電視機。
當被媒體問及“現在華為手機業務收入不可避免的在下降,華為也在從其他新的機會中獲得收入。妳認為這些收入能抵消手機業務的下滑嗎?如果有,需要多長時間?”任也說,“我覺得今年也差不多了。”
但是,形式比人強。任還表示,這是為了更多的供應商和就業問題。
高通Akash Palkhiwala也在財報會議上表示,隨著華為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衰落,高通準備突襲華為16%的芯片市場份額。
從目前榮耀的具體表現來看,正在擺脫芯片的束縛。5438+10月新榮耀發布時,新榮耀CEO趙明表示,三星、微軟、高通、MTK等供應商已經恢復與榮耀的合作。
有媒體還獲悉最新消息,榮耀與高通的合作正在洽談中。此前,中國區CEO高通甚至表示:雖然榮耀品牌存在已久,但拆分後的新榮耀是壹家新公司,新榮耀的成員本身就是專業人士,熟人之間的合作會很順暢。
如今時隔這麽久,榮耀又將推出Magic系列,借助高通、聯發科、亞實、宋濂等供應鏈,該系列勢必將繼續沖擊高端手機市場。
至於華為本身,近日有消息稱,華為武漢芯片廠已經正式獲得4G芯片供貨上限和牌照。然而,在過去的壹年裏,5G手機在中國的比例已經超過50%,4G手機的市場變得更小,這使得即使華為獲得了牌照,生產和推出4G手機產品也沒有意義。
華為供應鏈中壹家上市公司的高管透露,高通已經獲得了向華為銷售4G芯片的許可。“(4G芯片牌照)是前兩天拿到的,5G芯片還沒有牌照。”
如果真的是行貨,華為在4G手機上的供貨能力是穩定的。雖然達不到現在的技術水平,但總比沒有芯片好得多。
余承東與華為的戰略轉型
2021,手機行業整體可能不會有太多實質性的變化,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當然,華為芯片供應被卡的影響可能仍然是手機行業最大的變數。
但對於華為自身來說,重新布局,開拓更多新領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華為選擇了余承東的“丁琪媛”雲業務。他的到來也是華為自2017年8月成立雲BU以來,第壹次更換核心領導。
值得註意的是,在執掌雲計算BG之前,余承東壹直擔任華為消費者BG負責人,以及智能終端和智能汽車零部件IRB(投資審查委員會)主任。這意味著余承東將接手華為的三大業務:手機、汽車、雲計算。
“余承東走到哪條產品線,就會成為明星,成為主產品線”,華為雲的壹位老員工告訴《科技星球》。華為似乎正在啟用能打勝仗的余承東,不僅能在手機、平板、電腦領域與蘋果抗衡,還能在雲計算、AI等領域與微軟等互聯網巨頭抗衡。
余承東在Mate X2發布會上的發言或許透露了壹點:華為未來5年-10年的全場景智能生活戰略規劃是“1+8+N”,即通過1手機聯動PC、平板等8種華為終端產品和N種華為生態鏈產品。
此外,華為全新的方向是提供硬件服務。鴻蒙系統OS就是這樣的產品,鴻蒙系統OS開放給美國和其他廠商提供基礎服務,就像安卓早期壹樣。任還重申,華為不會拓寬業務領域,主要是拓寬電子系統和軟件計算系統在不同行業的應用。
任最近也首次回應了南泥灣項目。在他看來,華為的“南泥灣”計劃意味著華為在生產上的自救和自給,包括冶煉、智能屏、PC平板等多個領域的突破,旨在華為在沒有手機業務的情況下生存。
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借機向外界展示,華為機器視覺已經推出了智能養豬計劃。段表示,華為機器視覺要在智能養豬上發力,解決方案已經完成。需要用智慧的眼睛感知壹切,AI使能智能養豬。
這樣,電腦、鋼鐵、智能屏幕、平板電腦等領域都有望納入南泥灣項目。智能養豬涉及的機器視覺、AI、大數據分析也可能是其中的壹部分。
那麽,南泥灣項目對華為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代表著華為已經做好了應對壹切困難的準備,實現了多領域的技術突破。看來就算前面有堅固的技術堡壘,華為也會想盡辦法去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