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市場活躍,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全市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9980人,其中初級職稱5714人,中級職稱3677人,高級職稱313人。全市有科研院所11個,自然科學學會30個,農業科技和服務單位30個。科技項目28個。其中,科技攻關項目14項,星火項目5項,科技成果推廣項目5項。全年全市舉辦科技培訓班248期,送科技下鄉46次,電視講座30場。30項專利。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7個,劇院3個,電影放映單位28個,文化館(站)28個,圖書館1個,圖書8萬冊,展覽館1個,電視臺1個,有線電視臺65438個,衛星接收站5個,微波站65438個。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體育場館5個,體育設施12個,專項訓練員13個,比賽15場,參賽人數3947人。全市共有18個全民健身場館,配備各類健身器材342件。經常鍛煉的人數為30.8萬人,占全市人口的38.1%。
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7個,其中醫院29個,診所374個,衛生防疫站1個,結核病防治站1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學校1個。* * *衛生床位1762張,專業醫療衛生技術人員2437人,衛生防疫人員43人。嬰兒死亡率為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5‰,住院分娩產婦比例為99%。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加強。截至2005年底,該市總人口為808,829人。其中男性人口410449,女性人口398380,農業人口627259,城鎮人口181570。全市出生率為12.3%,死亡率為6.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
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企業退休人員9980人,* * *發放養老金4900萬元,發放率達到100%,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率達到100%。全市地稅部門* * *征收養老保險基金19780元,同比增長81%。全年安置下崗職工51,31,城鎮登記失業率2.8%。65438+2000名城市居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5200名農民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醫保參保人數9694人,參保率6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快速增長。全年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增加值13223.3萬元,比上年增長24.9%。2001年完成客貨運輸總量110.74萬噸公裏,比上年增長28%。其中,鐵路客貨周轉量392萬噸公裏,增長25.2%;公路客貨運輸周轉量10682萬噸公裏,增長24.4%。郵電業務總量654.38+000.32萬元,比上年增長654.38+08.6%。
通信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全市電話總裝機容量為128791,比上年增長24.7%。其中,本地電話用戶53869戶,農村電話用戶74922戶,移動電話用戶145872戶,分別比上年增長9.3%、38.8%和24.8%。全市電話普及率為46.7%,移動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1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