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方面,2017年至2020年分別為1.07元、1.24元、1.28元、1.08元。
公司子公司洪鈞鋁業公司正在開發建設容量為1MW的鐵鉻液流項目。
國家電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榮壹號”鐵鉻液流電池堆量產線投產。
每條生產線每年可生產5000套30kW“榮和1號”電池堆,標誌著定量供應的最後壹個堵點已被徹底打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從實驗室進入商業應用階段,為電力行業大規模、長期儲能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同時,國家電力投資公司在內蒙古霍林河開工建設全球首個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範項目,預計今年年底投產。該項目投產後,將再次創下全球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最大經驗容量新紀錄。
經受住張家口地區-40℃的極寒考驗。
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被譽為最長久、最安全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之壹。該技術的電解液為水性溶液,不會爆炸,可根據需要實現功率和容量的靈活定制。具有循環壽命長、穩定性好、易回收、工作溫度範圍寬、成本低等優點,完全滿足我國大規模、長期儲能的需求。
2020年底,國家電力投資公司試制成功“榮和1號”大容量電池堆,並在河北張家口站石溝250kW/1.5MWh示範工程中成功應用。
張家口全球最大250KW儲能示範工程已穩定運行近400天,按調度要求完成近200次充放電循環,儲能時間壹次可達6小時。
截至目前,示範工程已穩定運行近400天,完成200多次充放電循環,經受住了張家口地區-40℃的極寒考驗,為冬奧會地區提供了5萬多千瓦時的清潔電力。
國家電力投資公司2017布局儲能行業,進入鐵鉻液流電池技術研發領域,開啟了能源央企進入儲能行業的先河。
五年來,國家電投公司不斷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在技術研發領域穩步推進,孵化了北京賀銳儲能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壹代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產品——“榮和壹號”,實現了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的產品化、標準化、產品演示驗證和生產線建設,構建了完整的鐵鉻液流電池產業鏈,目前已在內蒙古建立。項目投產後,將再次刷新全球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最大經驗容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