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還是走石化路線,技術命脈還是掌握在外國人手裏。“金煤化工”結合中科院研發的褐煤制乙二醇世界級技術,變壓吸附分離壹氧化碳世界級技術獲北京大學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在通遼開發區率先建成年產20萬噸乙二醇的工業示範裝置,開辟了壹條屬於中國人的乙二醇生產新路線,為充分利用通遼豐富的褐煤資源,建設百萬噸以上的乙二醇生產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與國內外主要石油生產路線相比,煤制乙二醇技術為世界首創,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和經濟效益,對我國能源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項目已在通遼經濟開發區落地生根。在投資6543.8+08億元的20萬噸乙二醇項目壹期開工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洪茂春,上海晉煤化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通遼晉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 內蒙古科技廳廳長許此外,通遼市人大、市政府、、通遼開發區及各局、委、辦領導出席了開工儀式。 中科院、北京大學、內蒙古科技廳、通遼市委領導在開工儀式上致辭。大家在發言中對“金煤化工”乙二醇生產的領先技術及其在化工戰略總局的意義表示認同,也對項目寄予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