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法拉電子、江海股份、愛華集團、火炬電子、宏達電子等優秀的電容器上市公司通過不斷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正在向國際巨頭爭奪市場份額,相關公司的股價也在不斷上漲。
在電容器大家族中(鋁電解電容器、陶瓷電容器、薄膜電容器等。),薄膜電容器產業鏈尤其受到產業資本的關註。隨著在新能源領域的廣泛應用,不僅電容器廠商產銷量蒸蒸日上,核心原材料供應商同豐電子、大東南、蔡東科技等電容器薄膜行業也迎來了久違的春天。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通過采訪多家產業鏈相關公司和業內人士了解到,隨著薄膜電容在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訂單幾倍產能的盛況正在顯現,而已經低迷多年的上遊電容薄膜企業也已經被成功點燃,尤其是能夠量產並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企業。
供求關系正在發生變化。
“最近我們公司的電容膜價格沒有調整,價格政策是按季度執行的。每個季度末,公司都會根據原材料的情況和下遊市場的供求情況,對價格做壹些調整。”同豐電子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同豐電子主營業務為薄膜電容器及其薄膜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年生產能力居國內外同行前列。作為國內電容薄膜的龍頭企業之壹,同豐電子的壹舉壹動都在影響著市場。從記者在產業鏈上下遊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同豐電子超薄膜材料價格很有可能上漲。
電容膜是薄膜電容器的核心原材料。薄膜電容是基本的電子元件,幾乎存在於所有的電子電路中。常見的應用領域包括家用電器、通信、電網、軌道交通、工控、照明、新能源(光伏、風能、汽車)等諸多行業。
據了解,電容器作為有機絕緣介質,由於應用領域不同,對薄膜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其中,用於新能源領域的薄膜材料所需的膜厚在2-4微米之間。
公開資料顯示,電容器薄膜行業在2012年建設高峰後,整個行業處於供大於求狀態,實際產能約為10%。企業間競爭激烈,近幾年行業內幾乎沒有擴張。目前全球共有55條生產線,按照7微米的規格計算,產能為654.38+0.7萬噸,其中中國有38條生產線,產能為654.38+0.2萬噸。傳統行業中,家電、電網、電機、照明燈具市場片基本穩定在10-110000噸。
西南證券壹位研究員告訴記者,電容膜並不新鮮。現在產業鏈的核心問題是超薄膜的供應跟不上,還是以進口為主,包括德國日本公司。比如新能源汽車領域使用的超薄膜材料,要求膜厚在2-3微米。但是,國內企業並不多。目前只有泉州佳得利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同豐電子、大東南、蔡東科技、浙江南洋科技有限公司等少數企業能做超薄膜材料。
“目前,同豐電子有六條聚丙烯薄膜生產線,最薄的可以做到2.2微米,最厚的是18微米。公司將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各種規格和檔次的產品。現在供應關系緊張的是薄膜,也就是3.5微米以下的薄膜。”上述同豐電子人士表示。
與電容器薄膜相比,國內從事薄膜電容器的企業相對較多,主要分布在華東和東南地區,涉及的上市公司有法拉電子、江海、同豐電子等。電容器薄膜供需緊張,下遊電容器企業深有感觸。
法拉電子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的薄膜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主要來自嘉德力和同豐電子,蔡東科技剛剛開始供貨。但相比較而言,嘉德供應的膠片產品質量明顯更好。”
法拉電子作為薄膜電容的行業龍頭,在行業內擁有相當的話語權。據相關資料顯示,法拉電子的薄膜電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0%,在光伏領域約占60%。
雖然在薄膜電容領域,法拉電子現在也有自己的苦衷。法拉電子上述人士表示,“電容競爭比較充分,每個公司的格局都不壹樣。今年所有的原材料都在漲價,但是今年公司的電容器沒有漲多少,這是比較痛苦的地方。”
作為薄膜電容器的後來者,江海有限公司的薄膜材料主要從國內廠商采購。江海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緊張的壹定要緊張,尤其是薄膜,漲價明顯,可能在30%左右。不過貨源還可以,目前公司正常生產沒有問題。
雙碳政策促進繁榮
電容器薄膜的供需變化,讓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感受不同。
東南壹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09-2010電容膜的生意壹度紅火,主要是家電下鄉政策的帶動。電容膜行業的現狀讓人想起家電下鄉的盛況。”
2008年,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國內家電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冰箱、空調、洗衣機等行業連續數月負增長。在此背景下,為擴大內需,改善民生,刺激消費,促進生產,2009年國務院推進家電下鄉工作,政策於2013,1全面結束。
資料顯示,2008年至2010年,法拉電子營業收入分別為6.56億元、7.62億元、120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3.59%、18.32%、58.64%。凈利潤分別為981712萬元、12萬元和244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6.67%、30.28%和103.03%。
作為電容器的供應商,電容器薄膜企業也受益匪淺。2008 -2010期間,大東南營業收入分別為1168萬元、1076萬元和140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7.76%和-65438+。凈利潤分別為4717.84萬元、5346.38萬元和7744.30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3.33%、7.55%和44.85%。
同豐電子也在2010扭虧為盈。公司在當時的年報中指出,2009年下半年以來,通信、家電等行業逐漸回暖,電子整機市場需求不斷回暖發展,激活了處於低迷狀態的電容器市場,也使得整個行業開始復蘇。公司主要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產銷量有所增長。
然而,這壹次電容器薄膜行業的情況有所不同。
上述東南人士表示,“家電下鄉政策在幾年前才結束,電容薄膜行業這壹次的景氣是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政策的推動下。所以這個時間的持續時間會遠遠超過當年,除非雙碳減排的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但從目前來看,幾乎不可能。”
今年前三季度,大東南個性化產品占比不斷提升,高壓粗化膜、安全電容膜、低壓並聯膜、太陽能、風能、新能源汽車等膜不斷增加。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7億元,同比增長65,438+09.49%;凈利潤93192600元,同比增長132.85%。其中,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2.52%,提升3.54個百分點。同豐電子的情況也差不多。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7.43億元,同比增長65,438+09.63%。凈利潤33,239,654.38元+0,000元,同比增長5,365,438+0.36%;公司營業毛利率為20.73%,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
同樣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的增長,法拉電子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265438億元,同比增長51.23%;凈利潤551萬元,同比增長50.1%。但受原材料上漲拖累,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環比下降5.2%,毛利率環比下降3.1個百分點。
產能擴張困難。
供需失衡自然會導致產量的擴大,但電容器薄膜的供應還會持續2-3年,最重要的原因是產能難以提升。
5.5年是同豐電子新項目給的投產時間。今年6月,同豐電子宣布斥資3.46億元啟動新能源用超薄膜材料項目,分兩期引進兩條超薄膜生產線並支持部分國產設備及相關公共配套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形成年產新能源用薄膜材料465,438+000噸、再生顆粒265,438+000噸的生產能力。
新生產線生產周期長,同豐電子前期募投項目建設可以證明。
目前,銅峰電子在新能源領域電容器薄膜的應用,始於公司2012發起的增發項目。當時公司募集資金7.56億元,其中4.27億元用於實施新能源用薄膜材料技術改造項目。投產後新能源薄膜年產量2600噸,其中3.8微米超薄聚丙烯薄膜2000噸,2.8微米超薄聚丙烯薄膜600噸。
銅峰電子新能源上述超薄膜材料項目原計劃建設工期為1.5年,但實際投產時間推遲至2016年。“國外設備到港時間延遲”是影響上述項目建設的原因。
“在全球範圍內,能夠制造新能源用超薄膜的生產設備非常少。國內電容器薄膜制造商主要從布魯克納采購。以前設備從下單到最後拿到貨需要兩年時間。現在需要更長的時間。如果現在下單,可能要3年才能拿到設備。”東南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由於設備交付困難,新生產線生產周期長,要提高新能源用電容器薄膜的產量,只能通過技術改造升級原有舊設備生產線。但據業內人士透露,走轉型升級之路也很難。
大東南也是中國重要的電容器薄膜制造商。該公司原供應給電容器制造商的薄膜主要用於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用電器。比如格力、美的、海爾等知名廠商,都是大東南的客戶。不過這兩年公司對生產線進行了改造。目前有兩條生產線可以生產新能源用電容器薄膜。
東南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兩條新能源用電容器薄膜生產線也是從德國布魯克納采購的,2014下半年正式投產。但由於4微米以下的薄膜市場需求較小,投產後對設備進行了改造,生產其他用途的電容器薄膜。
“從2019開始,基於對新能源行業的看好,公司對生產線進行了重新升級,現在已經有兩條生產線具備生產2-4微米厚度電容薄膜的能力。目前其中壹條生產線已經穩定供貨,月出貨量20-30噸。”上述東南人士指出,並不是所有電容薄膜生產線改造後都能生產新能源用電容薄膜。首先,設備本身需要具備生產超薄膜的能力;其次,企業技術人員需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機器也是從布魯克納購買的,壹些企業的生產線,就是不能量產。”
雖然也是國內較早涉足電容器薄膜領域的企業,但蔡東科技重點發展基於新型絕緣材料的光學薄膜材料、電子材料、環保阻燃材料等系列產品,電容器薄膜在公司業務結構中占比很小。
“目前公司電容器薄膜的產能約為每月100-200噸。今年產銷兩旺、供應緊張的原因主要來自光伏、UHV、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但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使用的電容膜並不是很大。”蔡東科技相關人士表示。
當被問及公司在電容薄膜領域是否有擴產計劃時,蔡東科技上述人士表示,電容薄膜並不是公司發展的重點方向,已經多年沒有擴產。電容薄膜屬於重資產行業,產出周期長。過去,該公司提供的電容器薄膜主要用於UHV領域。因為政策影響大,市場需求有限,天花板明顯,壹直沒有擴張計劃。但公司有2微米電容器薄膜的生產技術水平,現在新能源發展形勢比較好,不排除未來有擴產的計劃。
產業資本紛紛布局。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電容器的大容量主要來自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公司有壹款產品,訂單是產能的5倍以上。這些領域是未來比較大的增長點,行業形勢比較樂觀,整體正在進入上升周期。”華東壹家電器容器生產商告訴記者。
在電容器的大家族中,薄膜電容器因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受到產業資本的追捧。
ECIA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容器市場規模約為203億美元。陶瓷電容器、鋁電容器、鉭電容器和薄膜電容器分別占52%、33%、8%和7%。然而,隨著薄膜電容器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領域,薄膜電容器在電容器市場中的比重有所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薄膜電容的市場份額將提升至8%,超過鉭電容的市場份額。
據悉,薄膜電容器的性能優勢體現在耐壓高、ESR低、無極性、性能穩定、壽命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薄膜電容可以幫助新能源汽車提高驅動供電系統逆變器的性能;在光伏領域,薄膜電容可以吸收高脈沖電流,使得逆變器和變流器兩端的電壓可以維持在穩定的範圍內。
在全球薄膜電容器行業中,高端領域被松下、集美、TDK等少數國際先進企業占據。國內薄膜電容企業雖多,但大多集中在低端領域。而國內電容廠商正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和光伏領域發力,希望在高端市場分壹杯羹。
目前國內薄膜電容知名廠商法拉電子,國內排名第壹,全球排名前三。近年來,法拉電子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和要求,加大了新能源薄膜電容器的研發力度,提升了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加快了量產速度。
法拉電子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業務增長最快的電容器來自新能源汽車,其次是光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產能基本可以滿足,公司產能壹直在增加。明年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電容,擴容量會比較大,大概會增長50%以上。
由於薄膜電容器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壹些鋁電解電容器企業也紛紛布局薄膜電容器業務。
比如深耕鋁電解電容器60年的江海股份,是國內鋁電解電容器的龍頭企業。然而,江海公司正通過成立子公司新海電力電子、收購薄膜電容器制造商江蘇優普、與國際先進企業明治合資成立南通海美等方式,大力拓展薄膜電容器業務。
江海股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薄膜電容器正在逐步釋放產能,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是公司未來的增長點。
作為薄膜電容廠商的供應商,同豐電子對下遊的制冷制熱有自己的感受。基於對新能源汽車用電容器的看好,公司也在新能源電容器領域發力。
今年6月,同豐電子公告稱,計劃實施新能源汽車用電容器項目,形成24萬只新能源汽車用電容器的年產能;同時,還宣布啟動DC輸電用電容器項目,形成DC輸電用柔性電容器8000只、UHV輸電用阻尼電容器1.3萬只的年產能。
半年後,上述同豐電子的項目進行了擴建。今年2月,公司公告擬與韓國程門電子株式會社共同投資設立安徽鳳城電子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成立後,上述新能源汽車用電容器項目將由合資公司承擔,項目建設規模由24萬只增加至654.38+0萬只新能源汽車用薄膜電容器。
供求之間的差距預計明年會擴大。
“從未來電容器薄膜行業的擴張來看,新增產能要到2023年才能釋放。但是,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光明的。根據我們的估算,明年僅新能源汽車用電容膜的需求就有望增長40%左右,電容薄膜的新增供應肯定跟不上新增需求。因此,未來2-3年供應將會緊張。”西南證券研究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由於新能源汽車壹直面臨續航裏程短、充電時間長、安全性存疑等問題,為了增強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信任,汽車廠商不斷研發這壹核心系統,薄膜電容在新能源汽車中的作用體現在供電系統中驅動逆變器的性能提升。因此,薄膜電容器正在取代傳統的鋁電解電容器,被廣泛應用於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市場。
壹輛新能源汽車需要多少個薄膜電容?江海股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申請數量取決於汽車本身的配置。壹般來說,兩驅汽車需要1個電容,四驅汽車需要2個電容。
今年第三季度,薄膜漲價是導致法拉電子凈利潤和毛利率下滑的重要因素。法拉電子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電容器,單個價格在200元左右。薄膜是電容器的主要原料,占成本的50%-60%。所有影片的價格都會對盈利產生壹定的影響。
重量方面,新能源汽車對電容膜的需求如何?西南證券研究員給記者算了壹筆賬。“如果是純電動車,壹輛車的平均消耗是1-1.5 kg。1萬新能源汽車對薄膜的理論需求量為1000-1500噸。”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280.7萬輛,同比增長190.2%,普及率13.9%。據乘聯會判斷,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可超過20%。市場也普遍預測,明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突破500萬輛。
“如果明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按500萬輛計算,理論上薄膜需求在5000-7500噸。這個需求還不包括薄膜電容在充電樁、光伏等領域的使用。”西南證券研究員表示,目前國內能夠量產3微米以下汽車電容膜的電容膜企業並不多。目前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已經是非常緊張的關系。否則就不會漲價。
目前電容膜企業正迎來高光時刻,但也不是沒有幸福煩惱。電容器薄膜的主要原料聚丙烯顆粒的供應壹直困擾著國內電容器薄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