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資本走的是與上層建築合作的路線,通過訪談、會議、講座、運營等渠道獲取項目,同時輸出內容供其消化投資。
愛紫色襯衫,搭配紫色西裝,185cm的長腿,帥氣的臉龐,85後星漢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戈,是創投圈公認的男神+網絡名人投資人。
而他自己,卻試圖撕掉網絡名人的標簽。?大家只能看到暴露的東西,看不到的是我淩晨三點做表格寫PPT。?
作為壹個新銳基金的掌門人,他身上有很多焦點和話題。穿越魅力,楊格是如何經歷七次創業失敗,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
驕傲被撕裂
?似乎不僅是企業做生意投資,中國基本都是以貪婪為中心,以蠻橫為半徑,用最慢的速度畫壹個沒有面積只有邊的圓。?
翻出2010的微博,53個漢字老老實實還原了當年的憤青秧歌。2005年大三開始第二次創業的時候,用了五年時間,但是楊格的清華光環終於被撕得粉碎。
是壹個醫療設備項目,產品就像壹個櫃子大小,用來給病人做自動檢測。楊戈是聯合創始人兼CTO,負責算法、UI、安全等軟件相關工作。對於在清華主修物理的他來說,跨界進入醫療行業是壹個很大的挑戰。?完全沒有長遠規劃,只能想到今天做什麽,明天做什麽,都是推理向前。?
走了壹些彎路,他們還是啃到了最難啃的骨頭:申請了國家和PCT的發明專利,還拿到了醫療三證許可。
2007-2008年,項目獲得2,000,400,000元,先後獲得兩輪融資。看似紅火的生意讓楊格信心滿滿,給大家發名片。這個大二就創業的年輕人隱約嘗到了成功的滋味。覺得公司要上市了?。
好景不長,創投圈的潛規則無情地抹去了項目表面的風光。敲響的不是上市的鐘聲,而是壹記悶棍:談妥的融資壹次次泡湯。
楊戈回憶說,2008年的每個星期都有投資人把橄欖枝伸進門來,最大單筆投資是654.38+0.5億元。他與創始人簽署了壹份支付協議(SPA)。
雖然白紙黑字寫著,但是本該到嘴的鴨子飛走了。而這樣的鬧劇,壹場演出居然是三年。
楊格是二號股東,每天都會接到創始人大股東的電話。他們的錢下周會到?,?明天會到嗎?,?後天到,協議都簽好了,每次都等不到壹毛錢。?
?怎麽能天天遇到騙子?楊格忍受著現實的耳光,壹個個打在她的臉上。?就是沒人投資,壹個個騙妳。?他冷笑道。
資金不足,再加上醫療行業市場經驗不足,在醫院推廣的時候壹個產品都賣不出去。楊格只拿到壹份?意向性合同?。
幾年後,楊格回憶起這些細節,不禁感慨:年輕最大的問題之壹,就是不知道離拿到下壹份合同還有多遠。我覺得別人說挺有意思的,有下單的意向。這種意圖和真實發生的差距,年輕人完全不知道。?
在被破壞了十幾次,被有意投資了幾百次之後,恰逢楊哥2009年研究生畢業,公司現金流斷了。?也很寸。現金流剛斷我就畢業了。?他突然播放了壹部北京電影。
為了這次創業,他放棄了出國讀博士,而是去了adventureland。楊格第壹次用懷疑的眼光看待自己24年的人生。小時候,我的歷史得了A。我以為我可以做很多事,可是長大後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我壹路拿了個A到清華,在社會上混得很慘,覺得以前的壹切都是浪費,沒人認可。?
原來的驕傲被撕得粉碎。他第壹次想到了自殺。電腦播放勵誌雞血電影《海蓓娜斯的追求》,裏面的小男孩哭了。
抹著鼻涕和眼淚,微博和博客成了他憤怒的出口。楊格的第壹篇博文《救贖》裏有這麽壹句話:好在大多數情況下傻是有限度的。?
還好每次吃的虧都是楊哥總結出來的?社會法?。到目前為止,他* * *已經總結了200多篇文章,叫做《叫什麽名字??進入主流市場?。
楊格說,每個社會都有壹條基準線,叫做標桿。越自律,越不流氓,收獲越多。但在這條線以下,妳越是遵守規則,尊重道德,越是往下走得越快;那些亂七八糟沒有規矩的人都比妳強。
他認為,我們必須用信用體系融入主流市場,在主流市場找到人。
重新開始自己,楊格重新找地生根,等待新芽去頂前面的枯樹。
跪倒在地,沖向谷底。
楊格想進入壹家金融相關的公司,學習金融知識,彌補自己上次創業的不足。但眼前是不確定性,每向前壹步都像跳進懸崖。?四年時間,醫學創業的資源沒用,編程的能力沒用;創業,妳花不起三年沒有工作;我在畢馬威工作,月薪4000元。妳想去還是敢去?
尷尬,雖然已經淪落到這樣的田地,但是在原來的交際圈裏,還是要打臉充胖子的。?周圍人都覺得妳是老大,社會成本很高。怎麽保養?
到了26歲,楊格每次社交,都要精打細算成本。當年他每天都做表格,壹次社交活動的現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都被記錄下來。我花了200塊錢搞了個活動,結果什麽都沒下來。我只是給了別人我的支持。我肯定不會這麽做?。
因為家境好,他小時候沒坐過地鐵和公交,也擠過2元的地鐵。
進入新的環境,楊格意識到之前的苦都不算什麽,新壹輪的虐才剛剛開始。
在畢馬威,楊格的領導比他小兩歲,所以叫楊格?孩子?。楊哥是天天發?常駐?印刷室,並被要求返工壹次又壹次。?這顆釘子歪了。再試壹次。打印紙的邊緣不夠寬。再試壹次。?申斥聲縈繞在耳邊,他想起了電影《角鬥士》裏的畫面。
?壹個會說七種語言的人被抓,最後被砍死。他臨死前說我會七種語言,結果被砍死了,因為這些天賦在這裏沒用。另壹個例子是肖申克的救贖。妳要思考的是妳如何離開這個地方,而不是妳還有什麽其他能力。在那種情況下,其他壹切都是消極的。這裏是零,別的地方加壹萬也沒用。?
這個經驗也是楊格總結的。?壹個人想要成功,必須學會下跪,為別人下跪,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下跪。不是妳跪下,而是妳真的低頭。因為門檻很多,磕了頭可能都過不去,但是壹旦跪在地上,妳會發現這個門檻不是很高,壹下子就過去了。?
我壹低頭,皇冠就掉了,我壹跪,我的驕傲就碎了。楊哥覺得自己不敢低頭下跪,讓很多同齡人變得平庸。他在北京五中,另外清華北大校友圈,大部分人事後都沒有特別大的成就,90%都放不下自己,英雄只提當年的勇氣。
就像再造壹樣,楊格的跨界瘋狂彌補了不足。早在2013,他就是大疆投資的副總裁。這期間他還經歷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創業,都以失敗告終。
在第三次創業中,他創建了青年精英商業聯盟(葉開。com)以擴大自己的知識結構和人脈。他們的活動從早期五六百人的商務社交聚會,到最後壹次不到10人的活動,只能組織麻將。
由於股權的過度稀釋和無利可圖的商業模式,葉開崩潰了。楊格及時止損,註銷公司,清理財務。相比第二次創業,有了風控的經驗,他做不下去也不可能繼續虧損。人脈也已經取得,清算壹清二楚。?
他的心理建設沒跟上,花了壹年時間才痊愈。負面情緒積累,2013再次爆發。
創業連續失敗。內外壓力之下,27歲的楊格覺得自己變懶了。那是他唯壹能在辦公室玩遊戲的壹年。?從18歲到今年32歲,我沒有在14浪費時間。基本上我壹年給別人用了三年,浪費了壹年。現在非常後悔。?
這就像壹場馬拉松。之前,他用盡全力跑在前面,後來他懶了,停滯了,他慌了。
原定年底的訂婚之旅,變成了楊格壹個人的生死邊緣之旅。訂婚前和女朋友大吵了壹架,帶著信用卡和壹個小包獨自去了日本。
本想睡在大阪的膠囊旅館,可是到了名古屋,陽哥崩潰了。他壹個人走在寒冷的街上,冷風鉆進了裂縫。天空灰蒙蒙的,說是不是晴天,說是不是下雨。他覺得被雲包圍著,聽不到壹絲風。
那是65438+2月31,壹年的最後壹天,腦子裏沒有什麽值得總結的東西。不知道壹個人走了多久,沒有食物的身體不受控制的上吐下瀉,185cm的大個子成了行屍走肉;壹張沒有血色的臉,就像壹張面具,擠不出壹滴眼淚和壹個笑容。?我已經很蠢了。?
失聯後的壹天,家人朋友的電話接二連三地被轟炸。死氣沈沈的楊格機械地接了電話,掙紮著買了回國的機票。隱隱約約意識到,想打下半場,就得活下去?。
這壹次抑郁癥的爆發,等飛機降落在煙臺,楊格才有些恢復過來;當他轉到北京時,他充滿活力。
撿了壹條命,讓他失去了之前太多的感情成分。?經過這個生死交接的地方,妳會釋然,就是隨便,其他的都是隨便。?
接下來的半年,楊格每天都在電腦上用英語自言自語。他開玩笑說:?原來毛壹直是個抑郁癥患者,但後來他通過跑步進行了調整,這種過度調整變成了抑郁癥?聊天?我也是。?
楊格認為,做人和做事都是設計好的拋物線。如果妳沖下來,就像坐過山車壹樣。妳不能沖上去,直到妳到達底部。
跨過谷底後,他承認,從那天到今天,他基本上沒有走戰略下坡路。
第八次創業——星漢
這條屬於楊格的拋物線,在上半場7次創業失敗後,似乎正在為第8次創業而反彈。2014年初,楊哥決定成立星漢資本。
在他眼裏,這是壹件很符合邏輯的事情。
七次創業豐富了人脈和技能,經驗覆蓋了大部分行業。?各行各業的人都能感覺到肚子裏的壹切。?
?第壹次和自己的專業數學有關;第二次做醫療器械;第三次是人圈和SNS社區;第四次是硬件嵌入式開發,軟硬結合;第五次開連鎖餐廳;第六次做紅酒銷售;信托與資產管理第七屆FA。?
學金融的,在金融行業五年了。楊格在大疆投資看到了太多的項目,從那以後在北國投資的工作。且不說最受關註的TMT,就因為礦物能源項目,元素周期表能背下來嗎?。
最重要的是,因為前幾年的積累,他已經進入了投資圈的主流市場,具備了融資和人脈的能力。?如果想做新基金,募集資金的能力尤為關鍵。?
積累人脈早已是楊格的職業習慣。在成為星漢之前,他做了壹個小數據庫,每次做政府顧問,出去講課,都是按電話、郵箱、個人、公司來整理聯系方式。27歲那年,他的手機微信有三四千條未讀消息。去年,小紅點顯示了超過40萬條消息。
壹開始,破木桶最後用木板在兩邊塞住,這樣就能盛水了。
在籌資階段,他不再像當初被騙的年輕創業者那樣憤怒。?籌資和風險投資是壹樣的。可能是100個LP對妳的基金感興趣,30個人願意第二次談,然後10個人簽協議,5個人履行承諾,最後2個人賺錢。?
他的講話更加老練。會說話就是兄弟,不會說話就是朋友。只要錢不在妳的口袋裏,它就不是妳的。如果在妳口袋裏可能就不是妳的了?。
面對這種事情,楊哥的心情還沒有到憤怒的程度。?我覺得大部分人所說的憤怒,不開心或者玩世不恭,都是妳不了解這個世界。?
只投沒有明顯缺點的人
初期投資圈的投資軌跡壹眨眼就變了,楊格也沒有限制具體行業。?探路,看告白,邊走邊定。?
在尋找各個行業的時候,他更關註投資什麽樣的創業者。星漢內部總結為4.6商。
四點:對產業鏈有深刻的理解,有非常強的堅持性、學習叠代能力和執行能力;六商:智商、情商、財商、逆境商、政商、德商。
說到這十個方面,很難找到100分的創業者,通常各方面都有高有低。陽哥的秘訣就是投資沒有明顯缺點的人。?逆境商數特別低的人,都擅長別的事情。遇到問題就退出。這樣的人不能投票。?
而且《企業家》第壹長版不要太短。?總要有壹兩個優點。?
星漢投資的唐項目就很有代表性。楊格在壹次路演中認識了比他小十歲的唐。?壹般來說,壹個人的邏輯和知識結構給我的感覺是,前五秒的50%基本定型,或者妳什麽都不說就能做到,剩下的兩三個小時的交流就能定下這個人的另外20%。?
在與唐聊過之後,楊戈認為唐的性格與喬布斯和紮克伯格很相似。他把商業和藝術混在壹起,他的想法和普通人不壹樣,能講出很多超出妳預期的東西。?妳認為他說的都是對的。這叫未來的普世價值,大部分人沒有這個東西。?
隨後壹周,楊格敲定了星漢資本對V.Fine的1.6萬種子輪融資(後續已獲得600萬天使輪融資)。
但是,唐也有很多共同的缺點,比如年輕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缺乏管理經驗。楊格說,年輕人會缺少很多東西,需要壹點來彌補。不要強迫壹個有普世價值的人。給他十個選擇,他總會選擇正確的。
他開玩笑說:?我的原則是,所有的項目和行業都不要排斥,誰都不要排斥。就算妳覺得這個人惡心,不靠譜,低俗,也要給他幾秒鐘。十秒鐘就能知道他二十多年來都吃了什麽。?
投資只是快速的壹步。
三年多來,星瀚資本投資了30個項目/次,其中2/3進入了下壹輪。比如德大師,賈嘉佑,欣欣。
其中有幾個項目是和其他壹線投資機構聯合投資的。這正驗證了楊哥三年前定下的目標:2015進入主流投資圈,2016業內人士都認識我。楊格說,星漢的實際步伐比他預想的要快。?去年,行業內最主流的十家機構都與星瀚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我們投資的企業大多與壹線基金有交叉。?
雖然不選賽道,星漢也分了主賽道和次賽道。2017,其主賽道聚焦產業升級,包括農業、工業、倉儲、供應鏈、制造業等行業的整合升級;第二個主賽道是公認的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方向的壹線資本* * *的。
關於賽道調校,楊格認為第壹要素是眼快手快。此前他夢想把星瀚打造成紅杉、IDG那樣的頂級美元基金,但在中國,政策在不斷影響市場,每隔三年、五年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2016國家提倡PPP和政府引導基金帶動產業基金。我們判斷國家實際上開始在地方產業上發力,星漢很快做出了調整。我們早知道互聯網和O2O肯定不是領先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把自己沈下去,變得更土。我們應該去看農林牧漁業,制造業和農業。?
在這種環境下,星瀚資本投資了農業供應鏈項目加加優。?我投資的時候是摸著石頭過河。經過壹年的投資,項目估值增長了10倍。這個案例讓我們意識到,要想在紅海的格局中競爭,不壹定能突破,但必須突破格局才能彎道超車。?
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星漢資本還沒有出手,楊格在等待時機。
他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第壹個是技術觸發期,第二個是泡沫破滅期,第三個階段是成熟發展期。現在處於壹個相對緩慢的上升階段,風險不確定,大家都處於觀望狀態。
投資只是快壹步,最賺錢。?去年5438年6月+10月映客集資的時候,還差三個月就是烈士,還差壹個月就是先鋒。但是對於生物醫療,可能是先烈十年,先行者三年,時間段要根據具體行業來判斷。?他說。
面對激烈的外部競爭,去年年初,楊格在星漢資本內部進行了壹系列創新,與大多數投資公司不同?合夥人制度加員工制度?采用創業公司的運營模式,分為市場部、運營部、投資部、綜合管理部四個部門。
對外,星瀚資本走與上層建築合作的路線,通過訪談、會議、講座、運營等渠道獲取項目,同時輸出內容供其消化投資。
楊格采用職能管理。只有三個投資經理(加上壹個實習生),主要負責收購和篩選項目,但是他們內部?所有的人都是士兵?其他所有職能部門也會通過其他方式把項目送到投資部。?對於星漢來說,扁平化的管理效率不壹定是最適合的。?
最近三年對楊格來說還是挺順利的,微信上的簽名也沒變。7個豐年,7個荒年?當運勢轉向河西,他的危機感壹直存在。
他把星漢資本當成了自己的第八次創業,所有的創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危機:不進則退。和別人處不好,就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