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集團榮獲新加坡證券投資者協會組織的“投資者之選”最透明公司獎(外資上市公司)。
該集團贏得建造自升式移動海上鉆井平臺的合同,該合同將基於Letourneau Super 116e的設計技術建造壹座價值654.38美元+7億美元的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
2012年,集團4.5萬載重、4.65萬載重、8.5萬載重的新船被江蘇省科技局認證為“高新”。
2011:2011年,集團執行主席任元林獲得安永頒發的企業家獎(中國大陸地區)。
2011,集團獲得SIAS投資者選擇最透明公司獎(外國上市公司類)。
該集團推出了第壹艘中國建造的船與groot弩。
該集團是中國第壹家建造1萬噸級集裝箱船的船廠。
2010:集團是首家在臺灣省上市的大陸企業。
該集團是中國最大和最賺錢的上市公司。
楊紫茳造船公司購買了江蘇常波造船廠51%的股權。
2009年:2009年,集團榮獲新加坡證券投資者協會舉辦的“投資者之選”最透明公司獎(外國上市公司)第二名。
該集團成立了壹家供應海事設備的子公司。
該集團參與拆船。
2007年
165438+10月12:集團新船廠幹船塢首批兩艘2,500TEU集裝箱船順利下水。
6月:集團新造船廠竣工。
4月18:集團股份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3月15:集團轉制為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為楊紫茳海運(控股)有限公司
2005年
65438+2月21:根據新加坡公司法,本集團以楊紫茳船廠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義在新加坡成立,為壹家私人有限公司。
5月12:集團成立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為未來拓展業務,建設運營新船廠。
2000-2004年:集團重組業務,幾個股東也註入額外資金促進公司成長。
2002年:集團交付了壹艘1,180 TEU的冷藏集裝箱船。
2001:公司建造並出口貨輪,合計總噸位38000噸。同年,該公司還升級了造船廠設施,購買了額外的起重設備和碼頭,並繼續增加公司派往德國的船只數量。
1999:公司員工,包括江蘇楊紫茳造船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和工會,購買了公司70.0%的股份,使公司不再成為全資國有企業。江陰市交管局繼續持有本公司剩余30.0%的股權至2002年。
1998:公司完成並向德國客戶移交船舶。這是壹個重要的裏程碑,因為這意味著該公司建造的船舶符合歐洲船東的特定標準,並為該公司取得良好的業績記錄,以吸引未來更多的客戶。
1996:公司建造並出口第壹艘集裝箱船到香港。該公司還收到了德國客戶的造船訂單。
1993:公司獲得進出口經營權,成為江蘇省主要船廠之壹。
1987:公司建造並出口壹艘146英尺多用途貨輪到香港。公司繼續拓展業務,在中國和海外市場尋找商機。
1984:公司建造了第壹艘車輛輪渡。
1977:公司提高建造能力,開始建造第壹艘鋼貨船,裝載量為1,000噸。
1975:公司沿江搬遷至江陰,直接利用長江深水岸線。
1968:公司建造了第壹艘鋼貨船。
1956:公司成立時為國有企業,實收資本19.68萬人民幣,主營業務為建造木船。
好像什麽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