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壹般主要投資在創立階段、成長階段和擴張階段,那麽壹個創業公司的發展有幾個階段呢?有什麽特點?
創業型企業壹般有兩個共同特征:
首先,他們不能進入貸款市場
要在市場和公開的證券市場上籌集資金,只能求助於風險資本市場;
第二,它們的發展是有階段的,通常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即:種子階段、創造階段(初創階段)、成長階段(發展階段)、擴張階段和成熟階段。創業型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企業規模、資金需求、投資風險、市場開拓、公司成長都有明顯的差異。
1.種子階段
這個階段基本處於R&中;技術和產品開發的d階段,即測試和開發(R & amp;d)中後期,實驗室的成果、樣品、專利都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產品。企業可能剛成立或者正在籌備中,基本沒有管理團隊。這個階段投資成功率最低(平均不到10%),但單筆資金需求最少,成功後利潤最高。這壹階段的投資形式主要是政府專項資金、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科研經費、社會捐贈以及被稱為仙女投資者的個人風險投資家提供的股權基金。因為投資風險太高,規範化的風險投資機構基本不涉足這個階段。
2.啟動期
在這個階段,企業已經有了初級階段的產品,有了非常粗略的商業計劃和不完整的管理團隊。沒有收入,支出極低。據統計,創作階段壹般在壹年左右。在這壹階段結束時,企業有了商業計劃,管理團隊也建立起來了。
這個階段大致相當於我國試點階段的前期。與種子階段相比,技術風險大大降低,但投資成功率仍然較低(平均不到20%)。雖然單筆資金要求遠高於種子階段,但成功後的利潤還是很高的。在這個階段,由於法律的限制,那些非盈利性的投資將不再適合,因此風險投資將是其主要的投資形式。壹般來說,風險投資真正參與風險企業的發展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的。
3.成長期(開發/測試版)
這個階段大致相當於我國的中試後期和中試前期。技術風險大大降低,產品或服務進入開發階段,有限的客戶試用,成本在增加,但仍然沒有銷售收入。在這壹階段結束時,企業已經完成了產品定型,並開始實施其市場開發計劃。在這個階段,對資本的需求迅速上升。由於初創企業難以通過自我積累和債務融資的方式解決現階段對資金的需求,風險投資仍是其主要的投資形式。
4.擴張期(運輸)
這個階段大致相當於我國劃分的後期試點階段和工業化階段。企業開始銷售產品和服務,但支出仍然大於收入。初期試銷階段成功後,企業需要投入資金提高生產和銷售能力。在這個階段,企業的生產、銷售和服務已經有了成功的保證,企業可能要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擴大生產線,增強研發後勁,進壹步開拓市場,或者擴大生產能力或服務能力。在這個階段,企業逐漸形成經濟規模,開始達到市場份額目標。此時成功率接近70%,企業開始考慮上市計劃。這個階段的融資活動也叫夾層,英文意思是“壹樓和二樓之間的夾層樓”。可以理解為“承上啟下”的資金。是擴張資金還是公開上市前的擴張資金。這個階段意味著企業處於風險投資和股市投資之間。
在這個階段投資的風險資本通常有兩個目的:
(1)基於之前的業績,風險大大降低。企業的管理和運營基本到位。成功的表演大大降低了風險。
(2)壹兩年後能迅速生長成熟。這個階段之所以對風險投資家有吸引力,是因為企業可以快速成熟,接近公開上市的水平。如果企業有此意向,這壹階段涉及的風險投資將幫助其完成向公開上市的飛躍。公開上市後,風險投資人完成使命,退出企業。所以“承上啟下”階段的投資對於風險投資人來說可以“快進快出”,流動性強。
在這個階段,對資金的需求更大。保守或大型風險投資機構往往希望在這個階段提供風險投資。隨著權益資本的增加,企業還可以爭取各種形式的資金,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擔保負債、無擔保可轉換債券、優先股等。
5.盈利期
在這個階段,企業的銷售收入高於支出,產生凈收益,風險投資家開始考慮退出。對於企業來說,現階段最好的融資方式之壹就是通過發行股票上市。成功上市獲得的資金壹方面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後勁,拓寬了經營範圍和規模,另壹方面也為風險投資家的退出創造了條件。風險資本家通常通過公開上市退出,但有時也會通過並購退出。
綜上所述,風險投資壹般主要投資於創立階段、成長階段和擴張階段。小規模、靈活的創投機構主要投資前兩個階段,大規模、相對保守的創投機構往往投資後壹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