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兩房”和抵押債券
1938年期間,大蕭條的陰影仍揮之不去,羅斯福領導成立了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後更名為房利美。美國人想買房,需要準備50%的首付,然後向當地銀行和存款機構組成的儲蓄貸款協會申請貸款。貸款利率在8%左右,使用年限只有5-10年。眾所周知,銀行是通過貸款和存款的利息差來賺錢的,儲貸協會也是如此。在大蕭條的背景下,存款吸收資金的速度非常慢,他們只有在收回的房貸本息足夠下壹筆貸款後才能放貸。想買房的人只能排隊等名額。房利美解決了這個問題。當儲蓄貸款協會發放貸款時,它立即將貸款賣給了房利美。儲貸社拿到同樣多的錢,馬上放下壹筆貸款,人們買房的速度大大提高。儲蓄貸款協會從靠抵押貸款利息賺錢變成了對抵押貸款收取手續費,抵押貸款的利息收入歸房利美所有。房利美是壹家國有化企業,它購買的貸款將反映在聯邦資產負債表上。可以認為是聯邦政府壹直在刷自己的信用,站在儲蓄貸款協會的背後,為民眾提供住房資金。隨著新政的推進,5-10年期房貸逐漸退出,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進入歷史舞臺,減輕了民眾的月供壓力,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實現了住房夢。但羅斯福沒有機會看到,根據他的新政建立的房利美在70年後成為另壹場全球經濟危機的風暴中心。
從65438到0977,劉易斯·拉涅利想出了壹個絕妙的主意——將抵押貸款打包成債券出售。傳統的房貸業務鏈條是購房者申請房貸,銀行最終將房貸支付給開發商,購房者開始償還房貸本息,期限為30年。在這麽長的時間裏,銀行總是面臨購房者違約,本金無法收回的風險。這種風險最終由美國的房利美承擔。劉易斯解決了這個問題。銀行把幾千個房貸匯集成壹個資金池,根據購房者的還款風險分等級出售。風險越高,債券收益越高。比如銀行把總共5000萬的房貸打包成5個不同風險等級的債券,低風險的房貸打包成收益率5%的債券。很有可能把已經暫停的貸款打包成債券,收益率10%。這些債券賣給投資者後,銀行立即收回了5000萬元的本金,抵押的債權人從銀行變成了投資者,於是購買者的違約風險從銀行轉移到了投資者身上,銀行也會在銷售過程中收取手續費來獲利。對於銀行來說,這是壹項有利可圖的業務。
從1970到1983,美國GDP平均增長率只有2.9%,但平均通貨膨脹率卻高達10.46%。這種現象在經濟學領域被稱為滯脹。現在美國人民也在遭受通貨膨脹,但最高是2022年6月的9.1%。當時對抗通脹的手段和現在壹樣:加息。1979年,壹個身高兩米的巨人坐上了美聯儲主席的位置。連續加息後,最高利率上調至22.36%,約為目前水平的10倍。美國經濟以21個月的衰退為代價,最終將通脹從13.6%的峰值控制在1983年6月的2.9%。身高兩米的美聯儲主席名叫保羅·沃克爾。劇烈的加息和21個月的經濟衰退被稱為“沃爾克沖擊”。但這種震驚恰恰是幸運女神送給劉易斯的第壹份禮物。
1981年9月30日,國會通過了壹項免稅法案,規定如果儲貸銀行出售抵押貸款,財政部將返還此前10年繳納的稅款作為損失補貼,出售越多,獲得的補貼越多。這給了儲蓄和貸款銀行足夠的動機出售他們的抵押貸款。此時,早已私有化的房利美因為融資壓力大,買不起房貸,瀕臨破產。美國只有壹家華爾街投行有能力和需求購買抵押貸款,那就是劉易斯的所羅門兄弟公司。
1968年,為了讓越戰期間的聯邦政府債務不那麽難看,房利美被私有化。此後,美國民眾買房的抵押貸款只是房利美的私人債務,不會反映在聯邦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同時將為公務員和退伍軍人提供房貸的業務拆分出來,成立“吉利美”。拆分後,房利美完全失去了政府職能,但也失去了束縛,可以購買美國所有符合條件的抵押貸款。為了防止房利美壟斷全國,國會在1970成立了第三個組織——房地美。從此,房利美和房地美進入歷史舞臺,通過競爭,美國人民可以擁有利率更低的房貸。但在沃爾克的沖擊下,房利美和房地美也瀕臨破產。劉易斯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在劉易斯的遊說下,房利美和房地美為所羅門兄弟公司提供抵押貸款,所羅門兄弟公司將其打包成債券,然後房利美和房地美為其提供擔保。雖然房利美和房地美此時是私人組織,但它們仍被視為有政府支持的政府資助企業,不可能在市場上倒閉。於是在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投資銀行的配合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誕生了。
第二章瘋狂
從2000年到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911,安然財務造假壹波接壹波打擊美國經濟。為了刺激經濟,格林斯潘領導美聯儲在2001至2003年6月26日期間共降息65 438+03次,聯邦基金利率從6.5%降至65 438+0%,65 438+0%的利率維持了壹年。小布什同時推出減稅法案,美國企業迎來最寬松的營商環境,融資成本更便宜,巨額利潤免稅儲蓄。在降息的影響下,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從2000年底的8.1%降至2003年的5.8%。賺錢的老板趁機買房換房,美國房價開始上漲。更糟糕的是,格林斯潘還取消了對再融資的限制。
比如2000年底,傑克以81%的房貸利率買了壹套總價1萬的房子,貸款總額70萬。2003年7月,房貸利率已經是5.8%,他的房子總價翻倍到200萬。傑克想把自己的房貸換成便宜的貸款,中介會替他墊付剩余的房貸,再把已經結清的房子抵押出去,得到總房價70%的抵押貸款,也就是654.38+0.4萬。傑克拿到1.4萬後,還了中介墊付金額的本息,剩下70多萬的抵押貸款,利率1%。完成將高息貸款轉換為低息貸款的操作。傑克可以用這70多萬來花錢,也可以先付壹套房的首付,然後再辦理抵押貸款。這個過程就是再融資。
作為羅斯福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的銀行法嚴格劃分了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業務。投行只能投資證券和基金,不能吸收存款,相當於國內的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可以吸收存款,但只能做存貸款。沃爾克沖擊導致儲貸銀行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抵押貸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投行通過出售以抵押貸款為核心的抵押債券獲取巨額利潤。投資銀行需要從儲蓄和貸款銀行獲得貸款,作為抵押債券的原料。在雙向的催促下,壹些銀行開始了彼此的業務。1998年,商業銀行花旗集團合並了投資銀行性質的旅行者集團,1933的銀行法名存實亡。1999年克林頓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徹底解除了對商業銀行的束縛,以花旗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可以光明正大的從事投行業務。因此,花旗可以處理抵押貸款,將抵押貸款打包證券化,出售、持有和交易抵押貸款債券,每個環節都可以通過收取手續費賺取巨額利潤。壹些投資銀行,如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收購了儲蓄和貸款銀行,並把自己變成了全能銀行。華爾街的這些全能銀行,利用20世紀初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東風,大賺了壹筆。雷曼兄弟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富爾德(Richard fuld)從2000年到2008年共獲得4848億美元的薪酬和股息。2006年,紐約的金融從業者獲得了600億美元的分紅,這意味著投資銀行的高級職員可以獲得數千萬美元。
2003年6月65438+2月65438+6月,小布什簽署了《美國首付法案》,推出了每年2億美元的首付援助計劃,將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1萬美元或6%購房款的首付援助,這基本上意味著很多中低收入家庭零首付。之後,國會對房利美和房地美制定了兩項法規。首先,房利美和房地美應該將抵押貸款支付範圍擴大到中低收入者和少數族裔。第二,他們應該限制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資產和負債規模,這也限制了抵押貸款支付的規模,並將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潛在抵押貸款客戶交給私人銀行。在私人銀行的優質抵押貸款市場飽和後,他們將目光轉向了次級貸款。是給收入低、資質差的人貸款,這種貸款的還款風險極高。看到這裏,妳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麽銀行要辦理還款風險高的次級貸款?
2006年,29%的次級抵押貸款債券被歐洲投資者購買,這為壹場更具破壞性的危機埋下了伏筆。次貸購房者也加入了轉按揭的隊伍,他們完全沒有收入,兩手空空的擁有了這2345套房子。他們的再融資使得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和投資銀行賺取了巨額費用,全世界的投資者都購買了高回報的債券。當妳好,我好,大家好的時候,房地產泡沫和金融泡沫就形成了有機的壹體,開始螺旋上天。
2004年,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參加了銀行協會的午餐會,會上壹些人表達了對貸款膨脹和房價的擔憂。格林斯潘回答:浮動利率貸款(氣球貸款)對借款人非常有利。我不認為房地產市場會崩潰,因為沒有跡象表明房價會下跌。格林斯潘的回答代表了美國政府、華爾街和美國人民都沈浸在房地產投機盛宴和金融狂歡帶來的經濟繁榮中。這些人都不擔心氣球貸款。壹旦房貸利率上浮幾倍,這些低收入甚至無收入的購房者還會繼續還房貸嗎?
第三章空神降臨
2004年初,股票經紀人白睿文發現了次級抵押貸款的真相。他看到2004年初壹些次級貸款的利率只有5.85%,到2004年底會漲到17.84%,到2005年底會漲到25.34%。邁克爾繼續深入挖掘,他發現了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市場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機制。他瞬間明白,如果這些次級購房者在利率升至25%時不償還抵押貸款,那麽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風險部分就會出現問題,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就會崩潰。邁克爾開始下定決心做空房市,但問題是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只能買不能做空,於是他找到了壹個定制的信用違約互換——德意誌銀行的CDS。
CDS可以理解為壹種保險。2005年5月19日,邁克爾購買了6筆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6000萬美元的CDS。如果抵押貸款違約導致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價值下降,銀行將向邁克爾支付巨額賠償。如果次級抵押貸款債券沒有問題,邁克爾每年都需要支付保險費。他的保險費率分別為3A 0.2%,A 0.5%,3B 2%。妳會發現CDS是壹個很好的賣空工具。傳統的賣空要求妳買入賣空對象,而CDS則不要求。如果妳買壹只股票做空他,但他漲了50%,那妳就虧了50%,但CDS不會。無論做空對象漲多少,溢價都不會變。妳可能覺得這筆交易對邁克爾來說是板上釘釘的事,為什麽德意誌銀行會蠢到和邁克爾簽約?然而,在美國房價飆升的時代,大多數人不相信房價和次級貸款會出問題。他們只是認為邁克爾瘋了,每年都給他們壹筆免費的保險費。隨著邁克爾從壹家銀行到另壹家銀行定制CD,“壹個瘋子在賭房價下跌”的笑話在華爾街傳開了。
邁克爾的CDS不錯,但並不完美,因為它不可交易。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格雷格·李普曼。李普曼是德意誌銀行的頂級次級債券銷售員。2005年,抵押債券供不應求,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爭搶這些債券。美國已經完成了幾乎所有它能做的次級貸款,它不能滿足投資者的購買需求。李普曼想開發另壹種債券來滿足投資者,所以他的團隊開發了壹種可交易的CDS。這張CDS和邁克爾的CDS的區別在於,這張CDS的價格隨著次級債券的價格而變化。如果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價值上升,這種CDS的價值就會下降,看漲房市的人就會賣出,看跌房市的人就會買入。如果房價下跌,次級貸款違約,很多人會為了獲取巨額溢價而爭相購買這類CDS,這類CDS的價格會暴漲。李普曼不知道,他設計的CDS成為壓垮美國金融的最後壹根稻草。
邁克爾的故事引起了李普曼的註意。他沒想到有人在做空房地產市場。他讓團隊研究房地產市場,然後他們得到了壹個驚人的結果:自2000年以來,房子價值增長1%-5%的人的違約概率是房子價值增長超過10%的人的4倍。這意味著房價甚至不需要下跌。只要不保持高速上漲,就會有大量美國人停止還貸。他還發現,從2006年8月到2009年8月,7380億美元的氣球貸款利率將從5%上升到10%-10.5%。美聯儲已經開始在這個時候提高利率,這些利率將變得更高。李普曼由空轉空,他也加入了空神陣營,開始購買自己開發的CD做空房市。同事嘲笑他瘋了的時候,李普曼淡定地回答,我就做空妳的房子。
在出售抵押債券的過程中,總有壹些評級最低的高風險債券賣不出去。投資銀行不想持有這些高風險債券,於是將這些高風險債券和少量安全債券重新包裝,形成壹種新的投資產品,這就是債務抵押債券——CDO,將大量B級垃圾債券包裝成3A級黃金。第壹次打包後,CDO也會從3A到B分級,所以投行會對CDO的3A和B的債券進行第二次打包,然後打包成CDO的二次方進行銷售。如此循環之後,不僅是CDO,CDO的N次方也會在市場上流通。大量的B級債券被壹次次包裝,當黃金賣,但其本質其實是垃圾。中級CDO的利率定在50%-100%,投資周期只有30天,年回報率可以達到880%,簡直是貝爾斯登等投行的夢想債。2006年,CDO的發行量為5600億美元,大約是2004年的三倍。2006年,美林在全球銷售CDO,他們對每個CDO收取1%-1.5%的傭金,* * *收取7億美元的傭金。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熱潮是由CDO推波助瀾的,它強行支撐了次級抵押貸款和金融市場。2006年底,市場上有1.2萬億美元的次級貸款,在此基礎上誕生了5萬億美元的CDO。很快,次級貸款就不夠CDO用了,於是投資銀行創造了合成CDO。他們把賣給約翰·保爾森的CD的現金流變成了CDO,這在2006年底成為了CDO的主流。約翰·保爾森知道哭笑不得。
評級機構對債券評級的造假,研究機構對房地產數據的造假,CDO投資的熱情,都掩蓋了房地產市場的下滑,以至於違約率的上升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註。這對約翰來說是個好消息。市場已經逼出了房地產的余溫,使得CDS非常便宜。他立即籌集了壹大筆資金,並購買了所有可以做空的金融產品的CD,如次級抵押貸款債券、ABX指數、CDO和合成CDO。當房地產達到最高點時,約翰·保爾森伏擊了所有的空頭籌碼。
第四章崩潰
2004年6月30日,為應對通貨膨脹,美聯儲於2006年6月29日將利率從65,438+0%上調至5.25%,直接刺破了泡沫。前幾年用氣球貸買房的壹些次貸客戶,發現自己的房貸利率壹下子漲到了15%以上。隨著加息的推進,利率迅速變高。通過再貸款,那些低收入甚至沒有收入的人原本用再貸款的錢來消費和還貸。再融資的錢很快用完後,他們果斷停止還貸。壹些客戶開始出售房屋以換取現金,自2000年以來上漲了1.26%的美國房價終於在2006年7月開始下跌。第壹塊多米諾骨牌倒下了。
2006年底,美國第二大次貸公司新世紀公司的大量客戶貸款斷供。華爾街在發現債券的“原材料”存在缺陷後,迫使新世紀收回了這些次級貸款。新世紀不同於花旗,花旗是商業銀行,沒有吸收存款的能力。他給客戶抵押貸款的錢,都是從華爾街融資得來的。次級貸款賣不掉,斷不掉,沒有收入和還債。新世紀第四季度突然虧損,幾乎吃掉了2006年全年的利潤。2007年2月13日,新世紀發布第四季度盈利預警。第二天,新世紀公司的股票下跌了36%。ABX次級貸款指數下降了5個點。市場第壹次感受到了次貸的寒意。另壹方面,約翰·保爾森持有250億美元的次級CDS,ABX下跌了5個點,使他在壹個上午賺了654.38美元+0.25億美元。約翰·保爾森壹個上午的記錄,比索羅斯當年做空英鎊多了2.5億美元。
當房價上漲時,次級客戶通過在中介的幫助下對原有房屋進行再融資,獲得新的貸款用於消費和再次購房。房價下跌的時候,這種再融資獲得的貸款連之前的房貸都還不上,利率因為加息漲了不少,原來的正反饋變成了負反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拋售房產的大潮,當拋售如洪水般席卷各州時,樓市出現了惡性循環。價格越低,買的人越少,斷供的人越多,次貸債券迅速貶值。然而,貝爾斯登仍在堅持。他帶領其他機構買入ABX指數,使得ABX無視新世紀的崩潰,在5月中旬反彈到77點,但這只是曇花壹現。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惡化,評級機構坐不住了,終於開始用自己僅存的操守和職業道德重新給金融市場評級。2007年7月,標普下調了2005-2006年發行的總價為12億美元的612抵押債券的評級。隨後,標準普爾下調了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的債券評級。
這擊中了貝爾斯登的要害。貝爾斯登的兩只對沖基金遭受了損失。降級和貝爾斯登的損失讓市場看到了現實:房地產市場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有錢人開始瘋狂定制或者購買CDS合約。約翰·保爾森手中的CD價格飆升。他賣出了壹些CD,節省了20億美元的利潤。壹些經濟實力不足以購買次級抵押貸款市場CDS的人,在房價下跌後,為了獲得壹筆對沖風險的補償,開始利用CDS做空自己的房子。壹些租房者開始用CDS做空房東或鄰居的房子。這時市場出現了大反轉。投機房地產泡沫的投資者開始加入做空陣營,購買MBS和CDO的熱潮被購買CDS的熱潮所取代。ABX指數在悲傷的市場氣氛中暴跌至37點,貝爾斯登也無能為力。
2007年8月,次貸危機已經蔓延到美國次貸市場的大客戶歐洲。8月2日,德意誌工業銀行因次貸投資損失82億歐元。8月9日,法國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三只基金,原因是次級債券投資虧損。2007年9月,英國北巖銀行因次級債券投資虧損引發流動性危機,向英國央行求助。9月13日,BBC曝出北巖銀行求援的消息,引發民眾恐慌。人們紛紛跑到北巖銀行的櫃臺取現,導致擠兌,在接下來的三天裏,他們取出了654380億歐元。65438年6月+10月,北巖銀行宣布破產。10年10月23日,美國破產協會公布,9月份申請破產的消費者人數接近69000人,同比增長23%。自2007年8月以來,美國、歐洲和日本不斷傳來大大小小銀行虧損或破產的消息。盡管自8月份以來,全球各國央行已連續兩個月向銀行體系註入逾4000億美元資金,但房市和股市的下跌仍不可逆轉。2007年6月至10月,穆迪下調了330億美元抵押貸款的信用評級。65438+2月,1530億美元的CDO評級也被下調,這使得花旗、美林和摩根士丹利面臨700億美元的資產貶值。世界在無休止的下調、貶值、虧損和破產聲中進入了2008年。
房地產市場和債券市場的低迷讓約翰·保爾森每天都在為錢而掙紮,但他並沒有閑著。他研究了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等銀行的債務問題,很快發現了壹個驚人的問題:杠桿。如果妳有1萬現金可以投資,投資標的增加了10%,妳就賺了10%。但如果妳借900萬總* * *資金到10萬,這就是10倍杠桿。如果投資對象上漲10%,妳將獲得100萬,本金收益率為100%。歸還900萬元本息後,妳的收益率還是原來的幾倍。但如果投資對象是下跌的,不加杠桿需要跌100%才能損失本金,而加了10倍杠桿後,只需要跌10%,就血本無歸了。
約翰發現,在市場狂熱時期,貝爾斯登和雷曼增加了極高的杠桿,以擴大在次貸市場的投資利潤。雷曼的杠桿率是30.7倍,貝爾斯登是4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是75倍。住房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崩潰意味著這些公司都將倒下。約翰開始做空這些公司,從次級債券到雷曼兄弟、華盛頓互惠銀行、美林和房利美。2007年9月,約翰的保姆不辭而別,只留下壹張塞滿整個郵箱的信用卡催款單。約翰發現,保姆每月的開銷是月收入的10倍,保姆要靠十幾張信用卡才能維持高消費。這讓約翰看到了另壹場市場危機。自房市繁榮以來,借貸、消費和生活成為美國人的主流,平均每個美國人擁有五張信用卡。當市場下行時,信用卡違約率和房貸違約率會穩步上升,拖累實體經濟。約翰接著做空信用卡和建築業,他堅信次貸危機只是更大危機的前奏。
第五章毀滅
2007年8月9日,法國巴黎銀行以“流動性完全枯竭”為由,凍結了旗下持有抵押債券的三只基金。流動性危機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歐洲央行緊急宣布向歐洲所有銀行提供無限量資金支持。幾個小時內,49家銀行借款948億歐元,折合6543.8+030億美元,打破了965.438+065.438+0的事件記錄。亨利·保爾森非常清楚危機的根源:次級貸款、氣球貸款和再融資。次級客戶的失敗使MBS和CDO的現金池失去了現金來源,就像水龍頭失去了水源壹樣。這些理財產品已經完全失去了流動性,只會讓投資者不斷虧損。8月17日,美聯儲重新進入降息通道,向市場註入流動性,降低氣球貸款利率。10 6月10日,由住建部和財政部共同打造的救市項目——希望聯盟成立。它使用再融資將買家的氣球貸款轉換為低利率的固定利率貸款,並將貸款降至買家可以承受的水平。到2008年3月,希望聯盟已將1萬筆抵押貸款轉化為低息貸款,其中68萬筆為次級貸款。這確實緩解了危機,但還不夠。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逃離金融市場,轉向最安全的投資——美國國債。華爾街的損失仍在擴大,市場的流動性仍在下降。
2008年3月14日,保爾森接到貝爾斯登的求救電話,他的資金只有2億美元。3月初,市場上開始流傳貝爾斯登即將耗盡流動性的謠言。3月7日到14,貝爾斯登股價從77.32跌到62.3美元,10萬美元的次級債券CDS合約單價從316千美元飆升到619千美元,而雷曼的CDS單價從22.8萬美元漲到39.8萬美元,壹年前還是3。顯然,賣空者正在瘋狂做空這兩家投行。這個故事中的另壹個保爾森又躺著賺了很多錢。
5月初,房利美發布的季報顯示,其已經連續三個季度虧損。我之前說過,房利美和房地美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次貸債券,不虧才怪。6月初,雷曼兄弟提前發布了第二季度業績,預計虧損28億美元。到6月底,雷曼股價已經跌到65438美元+09.5438+0,4月中旬還是39.56。截至9月4日,房利美和房地美凈虧損55億美元。房利美股價為7.32美元,而壹年前為66美元。三家機構唯壹提價的相關產品只是做空其CDS。這三家機構在賣空的攻擊下搖搖欲墜。喬治·w·布什和亨利在7月達成了壹項諒解,房利美和房地美永遠不應倒閉。他們發行的抵押貸款和MBS占美國發行總量的壹半,客戶遍布全球。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最大客戶是俄羅斯和中國,它們是美國國債的第壹大持有者。小布什和亨利第壹次感受到了中美金融恐怖的平衡。金融恐怖平衡的內容會在第三期詳細介紹。如果有“政府資助企業”背景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倒下,美元的信用將嚴重受損,甚至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雷曼把它交給了市場,這又是貝爾斯登的模式。9月7日,亨利·保爾森正式宣布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別註資6543.8+0000億美元,並更換CEO。房利美和房地美將其79.9%的股份交給了政府。為什麽是79.9%?因為如果股東股權比例超過80%,就要征稅向公司註資,而財政部在救助雙方的同時也不忘避稅。
早在12年9月,AIG股價壹天之內就下跌了31%。雷曼倒閉當天,AIG股價下跌50%,開盤壹小時內股價僅為6.65美元。AIG為什麽這麽快就倒閉了?雖然AIG在2006年停止了承銷CDS,但他早期的125 CDS合約給他帶來了115億美元的損失,這相當於AIG財務部門從1994到2006年利潤的兩倍。這些虧損的大頭不是來自三位空神的CDS,而是來自高盛。在雷曼兄弟的收購談判過程中,AIG已經向亨利·保爾森尋求幫助。如果得不到任何幫助,AIG將在壹周內耗盡石油。高盛沒給AIG那麽多時間。15年9月,AIG評級被降,高盛隱藏條款被觸發。他果斷出擊,要求AIG追加抵押品。降級導致了AIG資產的貶值。以前可能需要100資產補償100億美元,現在可能需要150資產。如果AIG支付不起,會進壹步引發做空攻擊,評級下調,資產繼續貶值,支付高盛的窟窿會越來越大,形成惡性循環。高盛步步緊逼,AIG的流動性迅速見底。在金融市場大廈即將倒塌的時候,美國第壹投資銀行獵殺了美國第壹保險公司,高盛將獲利5000萬美元。盡管AIG幾乎耗盡了所有資產,但仍無法滿足高盛的胃口。如果AIG不能在9月16日提供全額抵押品,那就違約,做空者也不會放過AIG,他的結局和雷曼壹樣。作為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擁有數百萬美國人的養老保險和教師養老金。如果AIG倒下,將直接動搖美國的根基。亨利·保爾森做夢也沒想到他的前公司送了他這麽壹份大禮。就在AIG公開違約前幾個小時,亨利去國會山爭取AIG的救援。晚上9點,美國政府將AIG國有化,持有其79.9%的股份,並提供850億美元貸款支持AIG。
高盛傻眼了,AIG被國有化了,熊市所有的子彈都倒在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身上。這兩家機構的CDS價格瞬間翻倍。熊市和幾年前炒房的人沒什麽區別。他們不關心金融體系崩潰的影響,只關心能賺多少錢。18年9月,為了拯救資本市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了禁止賣空799只股票的命令,賣空禁令最終延長至6月10日。熊隊的實力到底有多可怕?2008年,美國發行的CDS規模為62萬億美元。2008年世界GDP是多少?63.71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