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財務績效指標
1.介紹
自從物流業這個詞誕生以來,它壹直以高效率的速度前進,在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物流業要想得到進壹步的發展,就需要將財務績效的相關評價指標提升到壹個新的高度。物流企業的財務績效指標對企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前人對物流企業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物流企業財務績效指標的構建,分析了影響物流企業財務績效的因素,並從這些因素中提出了物流企業進壹步發展的對策。
2.構建物流企業財務績效指標體系
2.1評價指標確定原則
評價指標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績效評價的準確性。筆者認為在構建該體系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1)目的性,明確財務評價的具體目的是保證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建立的基礎。我們要考慮到財務指標既能清晰地反映投資者的投資目的,又能有效地保障相關利益者的權益。(2)全面性,應確保所使用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能夠全面反映財務狀況,相關評價指標應充分互補。此外,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化也應充分揭示。(3)可比性,各項指標不僅橫向是科比的,縱向也是可比的。這是保證企業把握自己在物流行業同類企業中的定位和自己在不同經營時期的經營狀況的關鍵。(4)其他此外,在確定企業財務水平評價指標的過程中,還應遵循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協調性的原則。
2.2數據采集的來源
作者在這個研究過程中使用的數據是通過國內有很多好評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分析數據庫獲得的。由於其良好的普及性和可信度,從中獲得的數據更權威、更準確、更可靠,為物流財務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和研究提供了可信的數據。
2.3選擇樣本
本研究以38家典型物流企業的績效指標評價體系為研究對象,對2011結束前在滬深兩市上市的交通物流企業進行了分析。按照壹定的標準,剔除冗余公司,取最可靠、最易獲取的數據作為本次研究的最終樣本。在剔除公司的過程中,判斷標準是看這些企業的數據是否連續、異常、缺失。最後,選取了32家物流企業的財務績效指標作為最終研究對象。
2.4績效評價指標設置
2.4.1選擇財務績效指標
績效指標的選擇不能壹次完成,而是要經過多重篩選。對於不同的物流企業,需要保證數據口徑壹致。如果口徑不同,就要剔除現金比率、現金、留存收益率等重要數值缺失的企業。,並設置指標判斷企業的經營能力、風險承擔水平、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2.4.2重新篩選財務績效指標
初步篩選完成後,應進行進壹步篩選。篩選方法結合了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相關篩選指標具體包括: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由企業資金速動比率和營運資金與企業資產的比率反映;對於營運能力,以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和長期資產周轉率為基礎。盈利能力是基於公司的總資產、凈利潤和投資回報率等等。
2.4.3物流企業財務績效指標體系的構建
企業的償債能力具體指企業在壹定經營期間償還相關到期債務的能力。償債能力關系到企業的業績,直接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是否異常。對企業的流動性和經營能力也有壹定的影響。企業的經營能力與企業順利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有關,具體是指保證其利潤用於償還債務。此外,盈利能力、成長能力、資本結構、每股指數、現金流指數等參數都是構建物流企業財務指標評價體系的重要內容。
物流企業財務績效指標體系分為壹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在壹級指標下,設置二級指標,用不同的方法計算。該列表如下:
3.物流企業財務績效分析方法
該指標體系能夠有效減少單壹指標的影響,使得物流企業財務績效的相關評價更加合理、準確和全面。由於各個指標體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需要通過壹定的手段對這些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和處理,進而得出壹系列關於財務績效的結論。
第壹,用實證分析。實證分析方法是利用所研究的物流企業的數據形成數據矩陣中的特征值和方差,利用主成分的相關性建立數據相關性。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成分分析是通過對大量數據的處理,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成分變量。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可以避免單壹指標形式的局限,全面的指標體系可以保證績效評價的科學性和全面性。了解主成分變量,更有助於發現數據的相關性。這種方法對評價指標和財務數據要求較高,原始變量必須相互關聯,才能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因此,應用這種方法首先要檢驗相關變量,以確定要使用的變量。
通過研究分析發現,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對財務績效的貢獻很大,但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由此可見,金融企業的績效指標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償債能力還不能對財務績效做出相當大的貢獻,應與家庭壹起深入加強和改善;在抗風險性方面,其對財務績效的影響較弱,說明要進壹步加強抗風險性;此外,企業發展能力和企業運營能力的高低對企業的財務績效也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因素對企業財務績效的貢獻率不同。所以這些方面雖然可以作為建立績效指標的出發點,但也要根據貢獻率的高低來進行,不能壹刀切。
4.建立物流企業財務績效指標體系的對策
針對目前企業的盈利狀況,首先,物流企業要更加關註自己的主業,找到業務的關鍵點,從而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就企業的利潤水平而言,企業的主營業務決定了企業的利潤水平和盈利能力,也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於物流企業來說,更需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企業的主營業務情況,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力,從整體上把盈利能力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因此,在建立財務績效指標之前,應該從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入手。
此外,從債務償還和風險低於能力的角度來看,物流企業應關註企業的安全運營,進壹步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債務償還能力。從而能夠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的市場環境下,更好地提高本企業的競爭力和安全性。要提高物流企業的財務績效評價水平,物流企業還必須全面了解市場的國際化和信息化,不斷更新和改進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模式,完善企業的生產、采購、銷售等環節,通過主要環節的優化,提高物流企業的運營能力和水平。只有這樣,企業的發展潛力才能更好,從而促進物流企業財務績效的提高。
5.結論
物流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由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水平、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決定。因此,在建立物流企業物流績效指標體系的工作中,主要財務人員可以從這些因素入手,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企業的運營水平。
參考資料:
[1]雷寒,鄭壹斌。物流上市企業財務風險的實證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2010 (2)。
[2]雲鴻,蔣麗莎。物流產業財務績效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8。
[3]孫·。物流企業財務管理初探[J].中國商貿,2011(3)。
[4]龍力。中國高科技電子城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湖南大學,2009。
[5]宋和發,萬金波,任忠保。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涵特征、產業選擇及發展政策研究[J].科學和技術促進發展,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