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資本市場,我們認為以下相關行業將受益於工業4.0:智能機床、工業自動化、工業互聯網、高端機器人、RFID、傳感器、3D打印等。投資者可關註相關上市公司。
智能機床:
沈陽機床(000410)10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歐洲集群財務總監張天俊代表沈陽機床集團發表了題為“攜手走出去”的主題演講,全面介紹了沈陽機床從傳統機床制造商向工業服務提供商的轉型,以及面向工業4.0的“i5”戰略,吸引了德國政府和與會人員。
i5智能機床的主要特點是“I平臺,雲制造”,具有互聯網基因和網絡平臺的潛力。德國工業4.0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認為,沈陽機床的“i5”戰略深度契合未來制造業的內涵和方向。沈陽機床對未來智能制造實踐的探索,給工業4.0時代的德國制造業帶來了啟示,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路徑。
華中數控(300161)互動平臺表示,美國提出的工業互聯網,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我們理解數控壹代本質上是走向智能壹代。公司壹直在密切關註相關技術的發展,目前仍以數控技術為主,從而為公司帶來壹定的商機。公司年初推出的新壹代雲數控服務平臺,其實就是工業4.0或大數據采集等智能技術的應用。
其他智能機床:天潤曲軸、昆明機床、秦川機床等。
工業4.0的實際應用:
魯泰A(000726)股份有限公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試點項目是基於虛擬試衣和大數據技術的網絡化定制生產系統,是工業4.0的典型模式。
同濟科技(600846)中國同濟大學與德國鳳凰電氣1年共建國內首個“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未來,實驗室將從概念走向工程實踐,走向國內工程教育的第壹線。同濟科技旗下的上海同濟技術轉移服務公司,專門推廣同濟大學的科研成果,將成為中德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復制推廣的最大受益者。
工業機器人:
新時達(002527)互動平臺代表了公司提出的“未來工廠”概念,將相關國家的產業方向作為業務規劃的重要戰略參考,註重人機交互中的思維和規劃應用。
林州重機(002535)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自動化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工程中心”致力於工業智能機器人及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生產和應用。2014年3月,公司與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簽署智能機器人開發協議,還聯合開發了礦山物聯網工程、井下綜采無人工作面系統等智能裝備系統。
機器人(300024)是國內領先的工業機器人企業。由沈陽宋新機器人自動化公司建造的中國第壹條機器人數字化生產線已經投產,年產能為5000臺工業機器人。據介紹,與手工制造相比,數字化智能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將提高5至10倍。
三豐智能(300276)是智能工廠的整體技術提供商。公司壹直專註於R&D,智能輸送成套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和技術服務。依托自主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優勢,為客戶提供工廠和車間空間整體布局及塗裝、焊接、沖壓、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智雲股份(300397)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是智能應用技術領先的成套智能裝備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現有市場領域積極應用和推進“工業4.0”戰略。
搞活(002334)互動平臺明確表示,搞活產品是支持實現工業4.0概念的多種產品中的壹部分。
林州重機(002535)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自動化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工程中心”致力於工業智能機器人及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生產和應用。2014年3月,公司與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簽署智能機器人開發協議,還聯合開發了礦山物聯網工程、井下綜采無人工作面系統等智能裝備系統。
巨星科技(002444)杭叉或與國民機器人深度合作,打造AGV新增長極。據公開資料報道,杭叉集團與郭子機器人合作成立了“杭叉郭子智能汽車研究院”,充分發揮雙方在叉車和機器人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杭叉的銷售和服務渠道,共同開發無人叉車(AGV)業務。未來中國智能物流需求巨大,高性價比的AGV產品增長巨大,有望成為超星集團機器人業務新的增長極。
其他工業機器人:博世、方圓支持、日清精機、HKUST智能等。
工業自動化:
京山輕機(000821)收購惠州三協,進軍工業自動化。三協在電子自動化領域很有競爭力,德賽的自動化生產線得到了蘋果等的高度認可。此外,三協還積極拓展其他自動化行業的市場,在電子產品前端生產、陶瓷、檳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成功開拓了客戶。
三協也是市場上不可多得的精密機械制造成套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擅長設計制造基於精密制造裝配的閉環柔性自動線,由精密定位、在線自動光學檢測、工業機器人、柔性高速機械手、高速傳動、集成控制等組成。其難度遠高於壹般的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柔性自動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市場和國際知名客戶的認可。
海德控制(002184)工業4.0與中國推動的深度融合,將提升工業領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帶動智能設備和工業互聯網需求。作為目前能夠提供全套工業互聯網軟硬件解決方案的廠商,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服務器、PLC、交換機等產品實現了國內替代,公司將受益於智能工廠和工業安全的推進。
2013上半年,中國國際裝備(300308)股份有限公司從德國Motek公司購買了先進的自動絡筒設備技術,並與德國STATOMAT公司深度合作,借鑒其先進技術,在自動生產線領域處於領先水平。
藍瑛裝備(300293)股份有限公司秉承“技術驅動未來”的理念,利用先進的工業自動化技術進行更多的技術創新,希望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公司將加大研發力度,努力實現“人、機、設備壹體化”,在“智能機械設備”和“智能機器”方面進行深入研發。
工業自動化龍頭企業匯川科技(300124)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將關註和跟進工業4.0趨勢的發展。目前公司主要提供生產自動化解決方案;總的來說,依托變頻器和伺服產品,深耕原有大產業,拓展大客戶,是公司的策略。
金子天正(600560)公司主營工業自動化,在工業計算機控制系統和電氣傳動裝置方面技術領先。
美安森(300275)檢測監控是智能工廠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壹環,由監控設備、傳感器和軟件應用層組成,形成工業4.0產業鏈的壹環,市場前景巨大。公司是工業監控領域的龍頭,明年工業、地下管網、智能家居等新業務收入占比將升至30%,並在傳感器領域積極研發。
工業互聯網:
首家工業互聯網公司東土科技(300353)已加入國際工業互聯網聯盟。東圖科技的主營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為工業控制系統提供數據傳輸解決方案。
東華測試(300354)公司壹直致力於工業互聯網行業。在互動平臺中,工業物聯網和工業4.0屬於同壹範疇,公司的產品也是實現工業4.0的手段和方法。
我從中國金屬加工網www.mw35.com看到的,可能對妳的回答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