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稱擔保公司陷入倒閉潮。我來給妳透露壹下具體原因。
對於有著四年擔保公司工作經驗的部門經理李林(化名)來說,這個消息來得有些猝不及防。2015,12,14下午3點,壹個同事在電話裏告訴他,老板欠錢跑了!
他有些不相信地反復確認,然後給老板打電話,發現關機了。
65438年10月22日,李林告訴記者:“我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做這件事。”“公司的賠償只有3000萬左右,按照杠桿率算不算高。”
李林告訴記者,公司保底資金為3億元。按照擔保公司1:10的放大規定,公司可以擔保30億元的貸款,3000萬左右的賠償金只占擔保基金的1%,還沒有達到業內“做不到”的程度。
然而,第二天早上,他趕到公司看到,壹群債權人已經圍住了公司高層,索要公司募集的3億多私募基金的本息。此時,李林和公司人員才知道,公司以發行“私募基金”的名義,已經募集了3億多元。“估計會有更多。占了自有資產,老板就跑了。”
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賠破產,自給自足...近日,多位擔保行業人士向記者反映,民營擔保公司頻頻“倒閉”,幾乎陷入“不轉型等死”的狀態;國有擔保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薪酬也不容樂觀。
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截至2014和12,全國共有融資性擔保公司7898家,余額2.74萬億元;與2012相比,我國融資性擔保公司數量為692家。
“擔保、小貸、信托等‘準金融機構’做的業務類似於銀行業務,但沒有銀行那樣完善的監管體系。”65438 10月20日,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蘭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擔保公司經營存在諸多不規範之處,如風險控制能力差,追求高收益、高風險的比例較大等。隨著我國部分非金融企業債務規模的擴大,擔保公司等金融衍生品受到沖擊,出現“跑路”和“倒閉”現象。
資金鏈斷裂、跑路頻發,不少擔保公司處於“半封閉”狀態
在見證了超過5家保額超過5億元的地方擔保公司倒閉後,華中地區壹家註冊資本2億元的民營擔保公司的部門經理李林,在去年65438+2月底遭遇“老板跑路”的打擊。
事實上,李林的“遭遇”並非孤例,擔保行業的壹場寒冬正在席卷全國。
65438+10月13日,黑龍江省某國有擔保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當地民營擔保公司處於“只關不開”的狀態,部分擔保公司正在處置債務人的抵押資產,以彌補客戶被迫彌補的資金。
根據安徽省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10,安徽* * *共有融資性擔保機構353家,而2016年末,安徽省共有融資性擔保公司404家,到2012年末減少到386家,共有65438家。
從擔保公司跳槽到財富投資公司的王超(化名)告訴記者,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擔保公司尤其是民營擔保公司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代償性破產逐漸出現,2015年達到爆發高潮。王超預測2016情況會變得更糟。
李林說,“破產潮”不僅席卷了中小型私營公司。據他了解,業內壹家保額在2013超過25億元,在當地排名前十的民營擔保公司,目前官司纏身,暫停營業。
記者查詢其提及的民營擔保公司時發現,該公司卷入了2014北京某P2P平臺的跑路風波。雖然公司聲明跑路平臺網站上公布的擔保函和擔保合同“均為偽造”,但涉案調查無法回避。
此外,記者粗略統計了該公司涉及的法院裁判文書,發現該公司僅在2015年就被10家銀行或銀行分支機構上訴,涉及小額貸款公司和民間借貸還款糾紛超過15起。除了1和2月,差不多壹年時間每個月都有2-3場官司要打。
為了防控風險,銀行切斷了民營擔保公司的資金來源。
“為了防控風險,2015年,該行全面清理了與部分民營擔保公司的合作。”65438+10月15,某大型商業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從2014開始,我們銀行和民營擔保公司的合作減少了70%。之前出問題或者跟其他銀行有擔保問題的公司全部退出,更多的選擇跟國有擔保公司合作。”
事實上,2065438+2002年初北京鐘丹投資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攜款潛逃的事件,讓很多銀行對民營擔保公司更加警惕。
上述銀行人士表示,民營擔保公司容易與民營企業“串通”,提高不符合貸款條件或貸款額度不足的企業的信用度,從銀行“拿”走更大額度,然後進行利益分成。
銀行人士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記者查詢的上述大型擔保公司的法院判決書中都有此類案例。
某農牧公司被上述大型擔保公司告上法庭,判令其到期償還擔保公司賠償的借款400萬元及利息55734元。農牧公司辯稱,其不僅向擔保公司支付了擔保費8萬元,還支付了保證金60萬元,實際本金只有340萬元,故上述擔保公司實際賠償的本金應為340萬元及利息449.3353元。
但因被告無證據證明實際本金為340萬元,法院最終判決被告向擔保公司支付4055734元。
銀行與擔保公司之間的不信任,也與頻繁出現的“過橋貸”灰色操作模式有關。
李林擔保公司的客戶中,有壹位做衛浴產品代理的女老板。經查,她房產和存貨只能從銀行貸款500萬。但是為了爭取這個客戶,公司為她提供了擔保,讓她從銀行貸款700萬。然後因為客戶從其他銀行借的300萬到期,擔保公司追加了300萬“過橋貸款”替她償還銀行貸款,累計融資擔保達到65433。
“看到她還不起錢,企業老板跑路了,這成了公司最大的壞賬。我們報案的時候發現她還把房產和存貨抵押給了其他公司。”李林說,企業主反復抵押“騙貸”“補洞”,擔保公司幫其“過橋”延長銀行授信,以賺取擔保費,成為行業亂象。
“目前除了地方銀行,基本沒有大型國有或商業銀行與民營擔保公司合作。”某知名擔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銀行信貸更緊,擔保公司生存會更困難。”
很多擔保行業人士表示,民營擔保行業生存依賴於銀行,銀行資金來源是擔保公司最穩定、最安全的渠道。壹旦銀行停止與擔保公司合作,就意味著擔保公司不能再提供大規模的公司貸款擔保業務,或者只能從民間找錢。“找錢的成本很高。”
"如果銀行沒有信用額度,擔保就無法開展業務."上述知名擔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負責人表示,“而且在當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銀行信貸進壹步收緊。”
李林告訴記者,目前民間融資年利率在15%以上,短期貸款利息更高,月息5-6%。“企業自有資金和凈利潤根本達不到這個增速,會越陷越深。”
從左手到右手的轉換被困在“自熔”灰鏈模式中
在行業“洗牌”的大背景下,各地擔保公司紛紛轉型尋找出路。
“現在擔保公司都在整合,民營擔保公司和國有擔保公司合作,和小額貸款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P2P平臺。”65438+10月14日,上述擔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陷入困境的擔保公司正在向互聯網、專業化、集團化方向轉型。
比如2065438+2004年7月,由西部地區最大的國有擔保公司重慶三峽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發起的P2P融資平臺“金寶寶”正式上線。2014年底,漢華擔保的互聯網平臺“漢華雲”機構信息服務平臺、“萊投”個人金融服務平臺相繼上線。
然而,擔保公司的跨界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順利。
“如果擔保公司申請了互聯網金融牌照和小貸牌照,就不能再依靠銀行的自籌資金了。”王超說,“不過這種玩法也可能會玩。”
上述多位擔保人表示,經營不規範的企業自籌資金後,很可能出現“資金池”。“畢竟好項目難找。壹旦這些錢無法投入或者投入後的收益難以支付平臺用戶的利息,‘自負盈虧’就會變成‘龐氏騙局’,後面投入的錢就是支付前面錢的本息。”
網貸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2月底,累計問題平臺1263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達到3858家(含問題平臺),占比32.7%。
“壹些擔保公司開始放棄公司客戶,專攻個人業務。”李林告訴記者,當地有壹家規模差不多的擔保公司。在意識到企業貸款難還、風險越來越大的行業現狀後,很大壹部分業務員和精力轉向了個人房貸和車貸業務。這種“走量”的方式使得擔保公司的薪酬和資金鏈優於同行2015。
此外,非融資擔保業務也成為擔保公司規避風險、突圍的方向之壹。上述擔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訴訟保全擔保和項目履約擔保是公司2016年發展的“亮點”。“獲得壹級工程資質的企業,本身就是非常優秀的企業。我們通過這個標準進行篩選,提高客戶質量,降低風險。”
“傳統擔保行業業務單壹。在互聯網金融、股權基金、新三板不斷擴張的當下,過去單純依靠銀行放貸的中小企業,股權融資和貸款融資日益多元化,很多擔保公司失去了生存空間。”65438年10月22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除了'左手握右手'的違規操作,包括擔保、小貸、P2P、資產管理等行業在內的大集團,下面子公司隔離風險、獨立運營、註重信用和品牌,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或成為擔保行業的常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