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斯公司對納米熔噴纖維做了深入的研究,據說已經到了產業化的階段。非織造技術(NTI)等其他企業也開發了生產納米熔噴纖維的工藝和技術,並獲得了專利。
為了紡出納米纖維,噴絲孔要比普通熔噴設備上的噴絲孔細得多。NTI可以小到0.0635毫米(63.5微米)或0.0025英寸,模塊化結構的噴絲板可以組合成總寬度超過3米。以這種方式紡成的熔噴纖維的直徑約為500納米。最細的單根纖維直徑可達200納米。
紡納米纖維的熔噴設備由於噴孔小,如果不采取措施,產量會大大降低。因此,NTI采用增加噴絲孔數量,每個噴絲板有3排或更多排噴絲孔。通過組合許多單元組件(取決於寬度),可以在紡紗過程中大大提高產量。實際情況是,當采用63.5微米孔時,單排噴絲板每米的孔數為2880個,如果采用三排,每米噴絲板的孔數可達8640個,因此其產量可與紡普通熔噴纖維相當。
由於具有高密度孔的薄噴絲板價格昂貴且容易斷裂(在高壓下受熱破裂),各公司開發了新的粘合技術來增強噴絲板的牢固性,以便在高壓下不泄漏。
目前,納米熔噴纖維可以作為過濾介質,可以顯著提高過濾效率。壹些數據還表明,由於納米級熔噴非織造布中的纖維更細,克重更輕的熔噴非織造布可以與紡粘結合,仍然可以承受相同機頭的壓力,用其制成的SMS產品可以降低熔噴纖維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