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如何理解公民代理?

如何理解公民代理?

公民代理人只能是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和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當事人提起訴訟時,如果因為個人時間、工作或知識、經驗不足等各種因素,需要他人協助其進行民事訴訟,這類人就是代理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專業的訴訟組律師,但是在大量的民事案件中還有壹種民事代理,那麽民事代理在民事訴訟法中是如何規定的呢?

01

“近親屬”的範圍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近親屬是指具有贍養、扶養關系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等親屬。在司法實踐的審查中,不能擴大這個範圍,要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確定是否是近親屬,要要求當事人提交當事人與其近親屬關系的證明。

02

“工作人員”的範圍

這裏的員工概念和我們通常理解的不壹樣。是指作為當事人時與所涉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勞動或者人事關系的人。並非所有工作人員都可以成為公民的代理人。實踐中,委托工作人員的,應當提交勞動合同或者社會保險關系等能夠證明被委托人是其所在單位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人員的證明材料。

03

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和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這壹規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外國人以其所在單位或相關團體推薦的身份擔任代理人,並遵循憲法中公民的理解。在實踐中,要審查社區、單位和相關社會組織的推薦信及其理由。當事人有權委托其近親屬以外的其他公民代理,但需要到所在社區、當事人和相關社會組織履行推薦手續。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新民訴訟法》並沒有禁止其他公民代理的立法意圖,而是出於規範訴訟的目的,突出了公民代理人與當事人的“親屬關系”、“工作關系”以及與其所在社區、相關單位或者相關社會團體的“推薦關系”。這只是以工作關系制約了社會上專業公民代理機構的發展,而以推薦關系突出了公民代理機構的公信力保障和組織監督。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介紹,民事訴訟法對民事代理給予了具體的法律規定,即壹方面是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的特定工作人員,另壹方面是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也就是說這個範圍比較寬泛,但是也有寬泛的邊緣。但是,當人們想要選擇是否能夠代表公民時,他們應該尋求專業的指導,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除了允許民事案件的某些條件外,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也可以由公民代理,但都是比較嚴格的。不是任何壹個公民都能代表他們,但也要體現壹定的職業素養,否則就是害人害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行使辯護權外,還可以委托壹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壹)律師;(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依法判處刑罰或者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五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夫妻關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以及其他有扶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的近親屬為訴訟代理人。第八十六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以當事人的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壹條* *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壹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壹)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和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 上一篇:回復朱樹英律師項目案例9: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如何實現?
  • 下一篇:關於律師資格證考試的疑問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