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酥油餅:精白面粉為原料,成品起酥,層層疊疊,色澤金黃,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入嘴即化。相傳乾隆遊吳山的時候也品嘗過,民間有“吳山第壹點”之稱。
品嘗地:現在幾乎沒有店家在做了。只有在河坊街上的中山中路口還有壹家在賣,每只2元5角。
蔥包檜:用上等白面粉制成春卷皮,在裹上油條、小蔥段,在平鍋上反復壓扁,烘烤到金黃,有香味飄出,再塗上辣醬或甜醬即可。
品嘗地:沒有飯店和小吃店做這個了。只有在每天的早晨和下午在小巷口或小區裏才有擺個小攤的杭州大姐在賣蔥包檜。天水橋(武林門)胭脂新村路口有,壹副1元。
貓耳朵:也是用上白的面粉做成形視“貓耳朵”的面瓣。再配上雞丁、火腿丁、香菇、幹貝等佐料烹制,湯鮮味美、十分可口。品嘗地:知味觀,每碗10元。
杭州小籠:用鮮肉或蝦肉拌在鮮肉裏做餡。餡裏再加上皮凍。用面皮包裹制成,放在特制的小蒸籠裏蒸,每籠有十個。稱為“鮮肉小籠”和“蝦肉小籠”。小籠包皮薄汁多、鮮香滑韌。
品嘗地:知味觀每客10個,鮮肉小籠7元 三鮮小籠10元。新豐小吃連鎖店每客10個:蝦肉小籠4元5角。
片兒川:用勁鬥的特制面條配瘦豬肉片、筍片和雪菜同燒而成。肉片鮮嫩、雪菜筍片翠白分明。杭州最有名的兩家吃片兒川的店燒的面條味道各有特色,百年老店“奎元館”的是最經典的。料足、面滑、味鮮。慧娟面館的片兒川湯濃、面韌、味美。
品嘗地:奎元館(解放路154號 官巷口 )壹碗7元。慧娟面館(望江路 132號胡雪巖故居斜對面)人氣很旺的,壹碗5元,壹般的面店有賣的話3元/碗。
油墩兒:面粉調成糊狀,先放壹點在特制的小兜裏,在往裏放入蘿蔔絲,或肉絲姜絲雪菜等,再放壹點面糊,在油鍋裏炸至金黃,出鍋即成。外脆裏嫩,香味撲鼻。
品嘗地:也很少有店家做了壹般是在小攤檔上,河坊街的打銅巷口就有壹大姐現做現賣壹元壹個。
定勝糕:將配置好的米粉放進特制的印版裏,中間再放入紅豆沙,蒸少許時間就可以了。糕點比較軟,有點松,帶甜甜的豆沙味。傳說是南宋時百姓為嶽家軍出征鼓舞將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勝”兩字,後就被稱“定勝糕”。
品嘗地:江南春糕團店5角/個。河坊街上有現做現買的1元/個。做得比較好的是壹老奶奶做的,小孩都比較喜歡吃。
蝦爆鱔:這是比較高級的小吃了,應該說蝦爆鱔是寧式名面但是在杭州人的記憶裏似乎就是是杭州的經典了,金庸先生每次來杭州都要到奎元館吃上壹碗。用料純正,做功講究、程序嚴謹。汁濃面鮮,不愧是面中精品。
品嘗地:最地道蝦爆鱔就只有在奎元館了每碗22元,其他的面店也都有賣,價格就要低壹點了,如河坊街上的東樂園、狀元館、羊湯飯店和慧娟面館。
上海:梨膏糖(城隍廟裏有專賣)\南翔小籠(城隍廟裏買有外帶裝的)\海棠糕(松月樓有買)\南京路沈大成的各類糕類\上海德興館的壹些菜肴(諸如熏魚什麽的)\油墩子\春卷\湯圓\南京路石門壹路口的王家沙兩面黃\生煎饅頭\鍋貼
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糍飯
蟹殼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圓形小餅,外沾壹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烤而成。此餅味美鹹甜適口,皮 酥香脆。有人寫詩贊它 “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的餡心有鹹、甜兩種。鹹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該品以上海石門壹路威海衛路口的吳宛餅家制作的為最佳。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壹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小常州”排骨年糕選用常州、無錫等地的豬脊骨肉,用醬油腌漬後,再放入用醬油、油、糖、蔥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鍋中氽,氽至色呈紫紅、肉質鮮嫩、味道濃香時取出。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煮熟後,放在石臼裏用榔頭反復捶打,待捶打至米已無整粒後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裏裹壹小塊已經氽過的排骨,再入醬汁油鍋中煮氽,吃時,灑上五香粉,則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是將面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壹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壹起加上甜面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上海市的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雞肉生煎饅頭
雞肉生煎饅頭是上海的特色風味小吃。這種小吃是以發酵後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雞脯肉丁、豬夾心肉末和肉皮凍加香油等多種調料作成餡心。包捏好的饅頭尖上還要蘸上蔥花和芝麻,表層刷上素油,放入油鍋中煎熟。該品形態飽滿,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松軟適口。下半部則酥脆可口,餡重汁多,越吃約香。此小吃以上海市王家沙點心店制作的最佳。
南翔小籠馳名中外,已有百年歷史。初名“南翔大肉饅頭”,後稱“南翔大饅頭”,再稱“古猗園小籠”,現叫“南翔小籠”。大肉饅頭采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選用精白面粉搟成薄皮;又以精肉為餡,不用味精,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以取其鮮,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每只饅頭折襇十四只以上,壹兩面粉制作十只,形如荸薺呈半透明狀,小巧玲瓏。
美味秘笈:戳破皮子,汁滿壹碟為佳品。皮薄、汁鮮、肉嫩、餡豐
地點:
南翔饅頭店豫園路85號
三鮮小餛飩
好像上海人對餛飩的大小分的特別清楚。上海的三鮮餛飩也有別於無錫的三鮮餛飩。餛飩餡並不是鮮肉、開洋、榨菜制成的餡心,而是純肉的。所謂三鮮名堂皆在湯裏,蛋絲、蝦皮、紫菜此三鮮調出薄皮包裹著的鮮肉,口感鹹香爽滑。
美味秘笈:湯燙、皮薄如紗,三鮮份量到位。哧溜壹下溜入腹中。
地點:
大富貴中華路1409號
油豆腐線粉湯
幹點配濕點,這是平常上海人習慣的飲食方法。而濕點中油豆腐線粉湯則是保留節目。雖然它看上去有點清湯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膩的點心,則是絕配。而且看它的燒制過程也是壹個享受:鍋內湯汁翻滾,煮著鐵絲網勺裏的線粉,聞壹聞,香氣四溢。
美味秘笈:湯水夠清,味道夠鮮。油豆腐、粉絲和百葉包,再加個雙檔,保證妳鮮地掉眉毛。
地點:
喬家柵 西藏南路289號
條頭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點是中國人拿手的點心。論起上海的糕點,恐怕掰上腳趾,妳都樹不過來。但被上海人廣為喜愛的,要數條頭糕和薄荷糕,還有雙釀團之類的。薄荷糕,糯米粉裏拌著些許的薄荷粉,點綴著紅綠絲。條頭糕,糯米粉糅合細沙(不是裹著細沙,而是兩者揉在壹起)做成長條狀,油炸了之後更好吃。
美味秘笈:薄荷糕,甜、涼爽口,夏季吃頗為下火。條頭糕,又軟又凝,甜度適中。
地點:
綠楊村:江寧路77號
滄浪亭淮海中路689號
沈大成南京東路636號
海棠糕
海棠糕可是點心中的老壹輩了,年輕人恐怕有很多都沒吃過。它的外層是粉皮,裏面是豆沙餡,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於模子的形狀象海棠花,故得名。
美味秘笈:外形呈咖啡色,吃表面撒著飴糖,吃口分外香甜。
地址:
松月樓素菜館 百翎路23號
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風松月樓素菜館的特色小吃。該店已有70多年歷史,它是融京、蘇、揚幫風味於壹體的,又有上海本地風味的素菜館。該店的素什錦、炒冬菇、羅漢齋、口蘑鍋巴湯、炒蟹粉、面筋面等菜肴在上海頗負盛名,尤其是該店制作的素菜包更是名聞遐邇,十分受人歡迎。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餡心則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筍、五香豆腐幹剁碎後配以香油、糖等調味品制成。將包好的素菜包上籠蒸熟後,皮白松軟,餡心則綠中生翠,鮮艷悅目,壹開籠就滿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膩,百吃不厭。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園商場內的春風松月樓素菜館裏可以品嘗到。
油氽饅頭
油氽饅頭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棗沈大成點心店制作的特色風味小吃。該店的油氽饅頭博采眾家之長:饅頭皮的制法取於南翔小籠饅頭,用不發酵的精細粉搟成,餡心取法於淮揚細 點的湯包,將肉餡加骨頭湯打勻,調以蔥、姜、蒜等制成的佐料;氽炸時又采用近似氽炸酥餅的技巧棗經過這樣精心加工制作出來的饅頭,形狀小巧玲瓏,皮呈金黃,色澤美觀,入口松脆,肉餡鮮嫩,壹咬湯汁四溢,肥而不膩。吃後齒頰留香,滿口生津,若趁熱食用,更會余味無窮。
擂沙圓
擂沙圓是上海喬家柵點心店的風味名點之壹,已有7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樓壹帶有壹姓雷的老太太,她為了使湯團便於存放和攜帶,首創了在煮熟的湯團表面滾白粉的辦法,後人為了紀念她,就把這種湯團取名擂沙圓。喬家柵點心鋪經營的擂沙圓是將崇明縣大紅袍赤豆煮熟後磨成沙,曬幹後即成紫紅色的粉,然後,把包有鮮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餡心的糯米湯團煮熟,瀝幹水分,滾上壹層豆沙粉。這種湯團,有色有香、熱吃有濃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軟糯爽口,攜帶方便,壹直深受遊客的歡迎。
開洋蔥油拌面
記得蔥油拌面是我小時候的最愛,父親常用蔥油拌面打發家裏的午飯。聞到油鍋煸炒香蔥的味道我就饞地不行。但越是簡單的東西,它就越難達到完美,蔥油拌面亦如此。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和面條壹起伴著吃。
美味秘笈:面韌勁十足,開洋鮮美,蔥油噴香。壹碗好拌面在手,既使桌上有再好的小菜,妳也不會多看壹眼。
地點:
綠楊村:江寧路77號
條頭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點是中國人拿手的點心。論起上海的糕點,恐怕掰上腳趾,妳都樹不過來。但被上海人廣為喜愛的,要數條頭糕和薄荷糕,還有雙釀團之類的。薄荷糕,糯米粉裏拌著些許的薄荷粉,點綴著紅綠絲。條頭糕,糯米粉糅合細沙(不是裹著細沙,而是兩者揉在壹起)做成長條狀,油炸了之後更好吃。
美味秘笈:薄荷糕,甜、涼爽口,夏季吃頗為下火。條頭糕,又軟又凝,甜度適中。
地點:
綠楊村:江寧路77號
滄浪亭淮海中路689號
沈大成南京東路636號
海棠糕
海棠糕可是點心中的老壹輩了,年輕人恐怕有很多都沒吃過。它的外層是粉皮,裏面是豆沙餡,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於模子的形狀象海棠花,故得名。
美味秘笈:外形呈咖啡色,吃表面撒著飴糖,吃口分外香甜。
地址:
松月樓素菜館 百翎路23號
另:黃金糕、楓涇蹄膀、面筋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