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專利分析法的產生背景

專利分析法的產生背景

自1474 年世界上出現第壹部專利法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美國專利與商標局(U SPTO ) 將專利定義為壹種發明, 是發明人知識產權的許可。專利作為社會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壹種法律制度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迄今全球已有4700 萬件專利, 且全世界現每年新增100 多萬件專利文檔。由於企業可以通過開發技術、申請專利來獲得成果的生產、銷售的獨占權, 從而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 因而專利數量的增長才如此之迅速。

專利數據雖不斷累積增多, 但人們並未很快意識到它能轉化為競爭情報的潛在價值。隨著技術發展不斷加快的步伐, 技術對企業生存和競爭策略來說顯得越來越重要。技術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市場的轉變, 新的領先技術快速催生出新的市場領域, 而舊的市場則很快被淘汰。面對技術的快速變化步伐, 而已往的戰略與競爭分析方法無法很好地預測其發展趨勢的情形下, 企業決策者們開始找尋摸索能夠有效地管理企業內部技術源、監控外部技術環境的新方法。正是在這種情況下, 人們發現專利作為發明創造其本身包含著技術創新價值, 分析大量的專利數據可以很好的把握技術動態、了解技術競爭力。

專利分析方法最初的產生是比較緩慢的。Seidel 於1949年第壹個系統地提出專利引文分析的概念, 他指出專利引文是後繼專利基於相似的科學觀點而對先前專利的引證,Seidel 同時還提出了高頻被引專利其技術相對重要性的設想。然而, 直到1981 年, 他的設想才為人們所逐漸證實。20世紀90 年代後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與專利數據庫的不斷發展、完善, 專利分析法開始真正適用並應用於企業戰略與競爭分析之中, 其方法體系開始不斷建立和完善。

  • 上一篇:專利查詢有哪些應用場景?
  • 下一篇:聯合專利審判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