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前借殼上市受阻後,山東高偉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偉骨科”)選擇科技創新板作為回歸a股的另壹條途徑,其科技創新板上市申請日前獲得受理。作為國內骨科材料龍頭企業,高偉骨科本次擬發行465,438+0,465,438+0,420股,募集資金用於提升公司現有脊柱、創傷、關節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線產能,突破產能瓶頸,完善產品線,增強進口替代能力。
公司表示,將繼續深耕骨科醫療器械領域,繼續專註於技術和產品的創新研發,堅持產品的不斷更新叠代,鞏固國內市場的行業地位,提升國產品牌的影響力,逐步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並實現超越,努力成為世界壹流的骨科創新型企業。
骨科黃金賽道布局
招股書顯示,在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領域,高偉骨科是產品線齊全、規模領先、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之壹。
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壹直定位於骨科領域。成立之初,產品布局主要為脊柱和創傷骨科植入物,定位國內高端市場,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7,公司完成對海星醫療的收購,聯合產品實力大幅提升。“海星醫療”品牌關節假體定位於高端市場,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9年,公司運動醫學產品“非吸收帶錨系統”獲得產品註冊證,進壹步覆蓋骨科植入物細分領域。
標點信息研究報告顯示,國內骨科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370家,其中國內企業約270家,整體競爭格局較為分散。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型跨國企業主導國內市場,市場份額超過60%。
高偉骨科是骨科植入類醫療器械市場前五名中唯壹的國內廠商,2019年市場份額為4.61%,小於國外壹些巨頭。細分來看,在脊柱植入醫療器械市場,高偉骨科2019市場份額為7.92%,在所有廠商中排名第三,完成了對部分國外巨頭的超越;在創傷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高偉骨科的市場份額為4.66%,在所有制造商中排名第五。在關節植入醫療器械市場,公司市場份額為3.53%,在所有廠商中排名第七。
骨科作為醫療器械領域的關鍵板塊,壹直是各路資本關註的焦點。由於骨科疾病發病率與年齡的高度相關性,基於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加速的社會老齡化進程和不斷上升的醫療需求,2015至2019年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7.03%。標點信息相關研究報告顯示,以2019年的308億元計算,預計到2024年,我國骨科植入類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607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51%。
高增長符合生產率上限
高偉骨科是香港上市公司高偉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高偉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56.47%的股份,控制公司865,438+0.8%的股份。因此,高偉骨科在科技創新板上市構成了分拆上市。
公司表示,香港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需要港交所批準。目前,分拆申請文件已提交港交所,但未獲得港交所批準,可能導致公司分拆不獲港交所批準的風險。
事實上,高偉骨科早在2016就啟動了拆分回歸a股。當時,高偉骨科100%股權作價60.6億元置入恒基達信,相關方承諾高偉骨科2016、2018年度凈利潤分別不低於3.08。但由於海外資產借殼上市政策不明朗,於2017終止。
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06億元、12115.7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03億元和3.24億元。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4.22%、79.55%、82.54%,保持較高水平,持續增長。
目前公司面臨生產已達到飽和,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高的問題。其中脊柱、創傷、關節產品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0104.9%、89.84%、93.7%,產能不足成為限制公司未來規模擴張的主要因素之壹。本次募投項目骨科植入產品擴產項目將分別新增脊柱、創傷、關節產品產能297萬、345萬、25萬。預計募投項目投產後,公司產能將逐步釋放,盈利能力將進壹步增強。
面對“兩票制”和帶量采購的挑戰
骨科植入性醫療器械價值高,壹次性使用,在市場上通常被歸類為高值耗材。近年來,國家在高值耗材領域動作頻頻,對行業進行整頓。
2065438+2006年6月,國家衛計委、發改委等九部委提出在醫療器械流通領域試行“兩票制”。2065438+2008年3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委進壹步明確並逐步實施高值醫用耗材購銷“兩票制”。目前,福建、陜西、山西、安徽、浙江等省在骨科醫療器械領域逐步推行“兩票制”。200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高值醫用耗材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領域的帶量采購。目前,江蘇、安徽、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區對部分骨科醫療器械實行帶量采購。
對於此次挑戰,高偉骨科表示,骨科醫療器械流通改革促使公司改變銷售模式以滿足監管要求,從而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和銷售費用率。2017年至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率保持較高水平並持續上升,占比分別為33.93%、37.74%和40.25%。
至於帶量采購,該公司表示,帶量采購的核心是“以量換價”。目前,高值醫用耗材的帶量采購在少數省份仍居首位。從招標實踐來看,在帶量采購的選擇上,行業排名高、業務規模大的廠商中標比例較高,行業龍頭廠商優勢明顯。公司將積極參與帶量采購,認真梳理公司產品線,統籌規劃並合理分配各省市擬推出和招標的產品類型,爭取提供有競爭力的報價,中標後通過帶量采購保持和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份額;同時,在保證公司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日常開支,為長期積極參與帶量采購提供充足的價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