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中國目前的化學工業水平

中國目前的化學工業水平

中國化學工程學會第三十八屆代表大會期間舉辦了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會,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作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節能的現狀和任務”、“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環保的現狀和任務”、“京都議定書與二氧化碳的綠色化”、“工業生物過程的優化”、“從工業角度看化學工程的進展”等專題報告,與會者受益匪淺。

●橡膠專業委員會於2007年6月5日至10月6日在湖南省株洲市召開了第四屆全國橡膠制品技術研討會,有160人參加,交流論文84篇。會議的主題是汽車的發展和橡膠產品的創新。內容包括:橡膠制品用特性彈性體的開發,釋放負離子的汽車內飾橡膠部件的開發,環保橡膠制品的監測,汽車用傳動帶、油封、密封條、軟管、液壓橡膠懸置的研發,軌道交通用阻尼材料、橡膠油箱彈簧、空氣彈簧、橡膠隔振器的應用,特種橡膠新材料的分析方法,軟質PVC的阻燃抑煙研究進展。公路橋梁支座失效條件和破壞機理的研究,新型橡膠阻尼材料的開發,粘彈性阻尼材料在振動和噪聲控制中的應用,PU塑料跑道的開發,吸水膨脹彈性體的開發,粘合增進劑在織物芯輸送帶中的應用等。

會議深入討論了汽車和軌道交通這兩個熱門行業使用的橡膠產品。為有效服務中小產品企業,大會特別設置了互動專場,社會知名專家現場解答企業提出的問題,受到普遍歡迎。為了有的放矢,請各位代表在會前提前在會議回執中提問,專家會提前準備。目前,協會已成為橡膠制品行業最大、最權威的技術研討會和品牌會議。

無機酸堿鹽專業委員會硫酸組和全國硫酸工業信息站於2007年9月22日在廣西桂林組織召開了第27屆全國硫酸工業技術交流會。來自147硫酸生產企業、科研設計單位和74家設備材料生產企業的403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交流的論文共36篇,內容涵蓋了近年來我國硫酸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勢,充分探討了新形勢下我國硫酸企業關註的熱點問題。具體內容包括:2007年中國硫酸產銷現狀及預測、硫酸工業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硫酸生產過程余熱回收及CDM項目、大型硫磺及冶煉煙氣制酸裝置引進、廢酸、廢水及低濃度二氧化硫處理、大型火電廠硫酸生產“鈉化”脫硫、多級霧化超重力旋轉床、文丘裏管稀釋器、電磁檢漏器等新技術新設備引進。

會上還與美國、德國、法國、丹麥、芬蘭、瑞典等國家的相關公司進行了技術交流。同時組織矩形管束換熱器及高效傳質新技術研討會,發布新技術、新設備開發應用信息。會議期間特別安排了硫鐵礦、冶煉煙氣、硫磺制硫酸等專家咨詢活動。硫磺制酸企業代表就硫磺制酸生產中水分指標的影響和控制以及生產過程中熔硫槽和儲液槽的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專家的意見對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起了指導作用。硫鐵礦制酸企業對硫鐵礦燒渣的利用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認識到合理利用硫鐵礦燒渣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搞好循環經濟的必要措施。

●無機酸、堿、鹽專業委員會無機鹽科學組於6月5438-10月265438-10月24日在上海召開年度無機鹽學術會議。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技術創新和節能、清潔生產和可持續能源發展。3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交換了138篇論文。

我國無機鹽工業長期以來以粗放式發展為主。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和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目標的確立,企業的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能力顯得尤為不足。會議邀請了多位國內權威專家介紹了近年來節能、清潔生產和技術創新的新成果,如鉀鹽行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亞熔鹽鉻鐵礦清潔工藝、硫化堿行業煤粉燃燒系統和回轉窯蒸發工藝技術改進、輕油裂解氰化鈉和合成氨生產裝置聯合實現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等。會議期間還舉辦了2007中國無機化學品展覽會,有效地將無機化學品生產企業與裝備制造等相關行業聯系起來,為供需雙方搭建了壹個極佳的互動交流平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6月5日438+00,生物化學專業委員會在南京組織召開了“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化學品技術交流與發展研討會”。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會議緊緊圍繞國家石油資源和石油能源短缺的現狀,把國家可持續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熱點問題作為會議的主題。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13專家匯報了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的技術進展,15科研院所和高校介紹了近年來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的研發成果。鑒於與會人員迫切希望了解國家“十壹五”規劃和國家863計劃的方向,邀請科技部高技術司主管生物質能的譚克榮主任介紹我國生物質能發展現狀和今後國家支持的重點發展方向,並邀請國家863能源領域專家組成員任教授介紹國家863“十壹五”計劃支持重點。與會的科技人員普遍反映,這樣的報告對今後安排科研課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會議還聽取了十幾位專家關於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質發電和生物質熱解的報告。通過這些報告,與會者了解了國內外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化學品的現狀、發展趨勢和差距,壹致認為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近50%,嚴重影響能源安全。為了解決關系國家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同時,通過討論明確了發展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對生物化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針對很多企業希望找到好項目,使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會議安排相關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會上介紹了50多項科研成果,為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合作起到了橋梁作用,促進了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成果轉化,推動了生化工程的技術進步。

●隨著飲用水凈化指標的提高和廢水資源化處理的要求,混凝劑在水處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國乃至亞洲的水處理劑市場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為進壹步推動新型高效無機混凝劑的開發和應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產品的轉化,為企業拓展市場、尋求合作提供交流平臺,進壹步達到提高凈水處理質量、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會於2007年7月6日至8月22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了“第八屆全國水處理混凝技術研討會”。1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交換了42篇論文。會議討論了混凝劑在飲用水處理和汙水處理中的應用技術;天然高分子絮凝劑和微生物絮凝劑的研究進展:新型無機高分子復合絮凝劑的研究與應用等。,舉辦了復合無機混凝劑技術講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8月22日至25日,由煤化工專業委員會和煤化工信息中心在昆明聯合舉辦了中國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市場、產業化信息交流會暨煤化工產業發展研討會。參加人數235人,交流論文80篇,其中會議報告15篇。這是壹次煤化工的盛會。國內具有煤化工技術的資深專家、設計大師、工程技術人員和全國各地煤化工基地、煤化工企業代表齊聚壹堂,就煤化工產業發展形勢和企業需要了解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從多方面提供了信息和建議。

2.重大國際、雙邊和兩岸學術交流活動(典型事例)

●由中國化學學會和德國化學技術與生物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Ahmar Asia展覽會2007(第七屆國際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展覽會)於2007年5月6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505家廠商參展,總凈展覽面積8800平方米。中國參展商成為本屆展會最大的展團,共有237家企業參展,其中壹半以上是外國在華合資或獨資企業。本次展覽的主要內容是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工業應用,包括白色生物技術、合成燃料和可再生能源、水處理技術和環境保護。會議交流論文90余篇,其中國外論文77篇。我會理事長曹湘洪院士作了題為《中國生物能源產業發展的對策與思考》的主題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教授為本次展覽的展覽手冊作序,並對艾哈邁爾亞洲展給予高度評價:自1989年在北京首次舉辦以來,已連續舉辦六屆。高度的國際化和專業化使艾哈邁亞洲展覽會成為中國同類展會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層次最高、效果最好的國際展覽和會議。也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水平最高的化學技術、生物工程和裝備展覽會和會議之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隨著世界經濟的激烈競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流程工業已成為大多數國家的支柱產業,並將在未來相當壹段時間內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在這個過程中,艾哈邁爾亞洲將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商人、專家學者搭建壹個相互交流的平臺。

在本次展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女士還在人民大會堂接待並宴請了阿赫馬爾亞洲展覽與會議的國際參展商和專家學者。

●由我會和日本化學工業學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日化學工業研討會於2007年6月5-6日在四川成都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推動化工技術進步,促進化工產業與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主要課題包括與能源、資源和環境有關的化學工程問題,化學新工藝的進展和新材料的開發。在當今日益尖銳的全球經濟和環境矛盾中,區域和國際合作更加重要。本次會議增進了中日兩國在化學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兩國化學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共同發展,為中日學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共收集論文215篇,其中中國論文150篇,日本論文65篇。

●為籌備12亞太化學聯盟大會做了大量工作。第壹,會議的批準,因為北京奧運會,增加了難度。幾經周折,終於在8月1日經國務院領導批準(國務委員陳至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分別於7月31日和8月1日批準),確定會議時間和地點為2008年8月4日至6日在大連舉行,會期三天。大會總人數為900人,包括400名外賓。二、會議網站已於8月初完成並公布,網站內容正在逐步補充完善中。網上報名開始於65438+2月1。該網站已經鏈接到亞太化學工業聯盟的網站。第三,為適應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趨勢,大會分組議題重新定義,分為6大類議題和31個小議題。六大類課題分別是:清潔能源、環境保護與綠色加工、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前沿、化學工程師教育。第四,為了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對組織進行了整合和充實,補充了各個委員會的成員,增加了國際咨詢委員會。第五,根據亞太化學工業聯盟理事會的建議,應增加學生競賽。六是會議附帶的化工展委托給北京林達展覽有限公司,該公司已按協議要求開展了全方位的展覽活動。七是常務理事會確定了“三個目標”,即參與規模,參與人數不少於1000人;水平上,有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報告;論效益,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求全體董事和集團成員采取組織措施積極參與。八、為更好地做好宣傳組織工作,研究所總部於6月初165438+2月初組團參加日本東京國際化工展,並於2月初65438+組團赴澳大利亞、新西蘭與APCChE成員單位溝通,爭取其積極參與。第九,為積極落實韓啟德副主席在中國科協全國學會工作會議上的有關指示精神,在壹定程度上解決長期存在的國際會議語言不通問題,常務理事會作出決定,本屆大會會議報告采用雙語形式進行,具體措施為采用三屏模式,正面屏幕為英文字幕,兩側為中文字幕。

●為推動我國丙烯酸(酯)行業的科技進步、技術創新和發展,解決市場供需矛盾和無序競爭的關鍵問題,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全國丙烯酸(酯)行業聯合會於2007年6月組織召開了“海峽兩岸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發展研討會”。經過交流討論,大家壹致認為,丙烯酸及丙烯酸酯行業發展迅速,屬於朝陽產業,世界丙烯酸產能增長迅速。因此,會議提出以下建議:世界丙烯酸及丙烯酸酯行業產能擴張要有序,防止過熱;臺灣省和中國大陸應密切合作,促進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的下遊應用。開放發展中國家市場,消化過剩產能,實現共同繁榮;采取上下遊縱向壹體化的措施,降低原材料和生產成本。建議內地將原料丙烯進口關稅由2%降至零關稅,相當於進口乙烯零關稅。

根據“海峽兩岸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發展研討會”的建議,2007年7月21日,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全國丙烯酸酯工業聯合會組織國內十家丙烯酸及二烯酯生產廠在宜興召開了“2007年全國丙烯酸工業發展研討會”會議。特別是充分討論了產需失衡的市場問題,統壹了思想,制定了防止中國大陸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生產企業自我無序競爭的自律措施和辦法;行業協會在壹份有影響力的報紙上發表文章,說明目前的市場形勢,產能已經超過需求,建議停止或推遲丙烯酸裝置的建設;貿易協會呼籲國家有關部門將進口丙烯關稅降至0%;鑒於目前仍有進口,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生產企業應開始致力於出口業務的發展;廠家要根據自身條件,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節能減排,降低成本;廠商應根據自身的市場環境,加大下遊產品的研發,生產合適的下遊產品並出口,以應對市場長期過剩的問題;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丙烯酸酯工業聯合會開始協調油田化學品、皮革化學品、水處理劑、吸水樹脂等下遊領域的發展,從丙烯酸和丙烯酸酯下遊找到了突破口。

2007年7月31日,CFNA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向國務院稅務委員會辦公室、財政部關稅司、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政府部門提交了關於將中國丙烯進口關稅從2%降至0%的建議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國務院稅收責任委員會辦公室已經組織有關部門對這壹問題進行了討論,目前正在實施過程中。

第三,學術期刊

我會與化學工業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化學工業學報》(月刊)、《化學工業進展》(月刊)、《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文版、雙月刊)三種期刊,始終堅持以促進化工科技進步、培養化工科技人才為宗旨,把提高刊物質量、擴大社會影響放在首位。2007年,在編委會和編輯部的共同努力下,“三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突出的成績。壹是內容創新,信息量增加,時效性增強,拓寬作者和讀者,努力跟上國際化工學科發展步伐;二是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同步提升;三是辦刊現代化水平進壹步提高,實現了從投稿到審稿的全流程稿件處理,縮短了出版各環節的周期;四是國內外影響力進壹步擴大。“三刊”繼續被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影響因子、被引頻次等評價指標處於國內化學期刊前列。如《化學工程學報》2007年繼續被EI等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統計結果,與2006年相比,總被引頻次從1188上升到1591,影響因子從0.655上升到0.69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文章比例超過70%。根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7年公布的2006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本刊獲得“中國100種優秀學術期刊”稱號。

2007年,《化學工程學報》和《化學工程進展》繼續入選中國科協B類和C類資助項目。

此外,我協會各專業委員會的期刊——精細化工、石油化工、印染、無機鹽工業、粉末塗料與塗裝、化工機械、肥料與科技進步、水處理信息指南、生物加工工藝等。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學術交流,提供行業技術信息,等等方面都很重要。如精細化工委員會刊物《精細化工》2007年共出版12期,發行量10.8萬份,發表論文308篇,刊登廣告696版。《精細化工》連續四次被評為全國唯壹的化工和輕工類雙核期刊,在化學類期刊評定的41期刊中排名15。已被美國化學文摘(1230 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1230 CsA)、俄羅斯文摘雜誌(P ?)、日本科技文獻快報(1230 cbst)等期刊收錄。2007年獲得中國科協優質科技期刊C類資助。

圖書出版方面,IT應用專業委員會編寫的《化工信息化叢書》已經完成了最後兩部專著——《化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和《企業信息化的組織與管理》的編寫,今年年底可以出版。《化學工業信息化叢書》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信息化專著,它的出版無疑對推動我國化學工業信息化,促進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變強具有重要意義。該叢書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成思危副主席任編委會名譽主編,中國化學工業學會理事長曹湘洪院士任主編。

第四,科普教育

●化工自動化與儀表專業委員會積極落實人事部“653知識更新工程”的要求,於2007年5月14-22在上海為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公司舉辦了“過程控制”高級研討會。學生32人,均為企業技術骨幹,均具有高級工程師或工程師職稱。研討會介紹了當前過程控制的熱點和最新發展趨勢,包括生產計劃與調度、現代優化方法與應用、先進控制技術、軟測量技術及其應用、故障檢測與診斷技術、信息集成技術、現場總線技術、OPC接口技術、制造執行系統、無線通信技術及其在工業過程控制中的應用。研討會還邀請了西門子、艾默生、P+F等世界著名自動化設備公司介紹其最先進的設備。培訓結束後,學生們參觀了當今自動化領域的壹流企業賽科。研討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負責培訓學員及其所在單位的領導表示,通過培訓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有些技術可以供我公司借鑒。這次培訓對企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培訓的形式還會繼續下去。

●石化委為中國石化金陵分公司、上海高橋分公司、北京金宇集團公司下屬企業舉辦清潔生產培訓班。近365,438+00名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訓課程結束後,他們獲得了化工清潔生產中心頒發的培訓證書,受到了企業的歡迎。

動詞 (verb的縮寫)技術咨詢和服務

正確評價科技成果,組織科技獎勵,是對科技人員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肯定,有利於調動科技人員從事科技創新工作的積極性。為此,我們去年成立了中國化學工業學會科技評價中心。壹年來,化工新材料專業委員會利用該中心先後辦理了“65,438+0,000噸/年廢舊高分子材料熱分解回收技術”、“預硫化翻新輪胎技術及設備開發”、“輪胎接枝再生新技術”、“無鉛汽油復合改性及催化燃燒技術”、“大型活動模具設備及技術”、“AES樹脂產業化技術”等6項技術鑒定,均有較大提高。

●精細化工專委會在調研本行業情況的基礎上,組織專家編制了《2020年中國精細化工科技發展研究》(長期規劃),篩選出23項自主創新關鍵技術,組織“產學研關進”組合攻關,已取得初步成效。他們組織成員單位和有關專家,攻關利用原子經濟反應合成高效抗旱節水保水劑的原始創新技術,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為防沙、固沙、滅火做出貢獻。經過近三年的努力,2007年6月,2000噸/年的生產裝置在天津三農黃金有限公司建成,並成功擴大規模。常溫常壓下合成了壹種高效抗旱節水保水劑。其轉化率、選擇性、收率均達到100%,無“三廢”排放,實現了“零”排放,從源頭上既節能又安全。其產物降解可控,體現了原子經濟反應和綠色高科技精細化學品,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技術鑒定將於2007年2月29日在天津進行。

●化工新材料專業委員會積極組織成員單位和專家,為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化工新材料的信息和咨詢服務。他們從會員中組織了壹批技術水平高、知識面廣、熟悉行業情況的行業專家,參與“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國家火炬計劃”、“國家新產品計劃”、“863計劃”、“國家支持計劃”、“國家科技進步與發明獎”、“國家示範工程”、“國家技術開發工程”等國家相關科技計劃。選擇壹大批好的、比較好的項目推薦給國家,保證國家有限的科技經費用於優秀項目。

繼去年向國家開發銀行推薦6個化工新材料產業化項目後,今年又推薦了“2萬噸ACS樹脂產業化”和“3萬噸聚丙烯酰胺新品種”兩個化工新材料項目,供開發項目選擇。國家開發銀行去年推薦、地方開發銀行評估的四個項目也在跟蹤了解。目前,“65438+10萬噸稀土功能塑料助劑”和“2萬噸高模量低收縮聚酯骨架材料”兩個項目已取得壹定進展。

多做好企業咨詢服務工作,是提高研究所服務質量的重要內容。江蘇宜興康泰農化有限公司擬上PC項目,放下壹棟空置廠房,委托化工新材料專委會做可行性報告。在收集了大量資料後,他們組織業內人士向康泰公司提供了《萬噸PC可行性報告》,完成了對康泰農化公司的咨詢工作。

江陰馬潤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在電子用超凈高純化學試劑的技術創新、系列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SEMI-C8,單位金屬含量≤1PPB,顆粒指數≥0.5um,控制水平≤10個/mg。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在材料領域並不廣為人知。企業擬請有關部門組織鑒定。但是,不清楚鑒定程序和如何編制鑒定數據。為此,化工新材料專委會多次派員到現場與企業交流,幫助企業列出編制大綱,提出要點,直到最近才完成全套鑒定材料的編制。

●生化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參與科技部支持的“十壹五”規劃“生物質能源產業化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與廣西“木薯生物質能源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範”、浙江“十壹五”規劃項目“原料藥中間體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範”的論證。這些作品得到了科技部、地方科委和企業的好評。負責編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承擔的軟件項目“工業生物技術在資源能源領域的應用趨勢研究”的部分內容,同時也為相關企業的發展和項目提出了許多咨詢意見。

●煤化工專業委員會廣泛聯系煤化工企業,充分利用附屬單位的專家和技術條件,開展了大量的免費和有償咨詢活動。2007年,所屬單位與相關企業就煤化工發展規劃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簽訂合同14份,合同金額231.7萬元。

此外,我將積極參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牽頭的化學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2007年2月,我將派兩名執行主任和壹名副秘書長參加工程教育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認證試點工作組。關於化學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化學工程師資格認證試點工作,我部將繼續將其作為政府社會職能轉移的壹項重要活動來推進,並積極與國外同行合作做出成績。

壹年來,該所取得了壹些成績,但離中國科協和廣大化工科技工作者的要求還有壹定差距。最重要的是,為廣大化工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需要進壹步提高,管理研究所的能力需要進壹步加強,基礎工作需要進壹步鞏固。這些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並采取有效措施,進壹步提高學院的改革發展能力。

  • 上一篇:為什麽有的港股壹年四份財報,有的壹年兩份財報?
  • 下一篇:無意中發現上海有壹家陳正松文化傳播公司,還是我們湖北崇陽的,已經紅遍亞洲,呵呵!人們也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