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國人不可缺少的工具。筷子起源於商周,至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
可以說中國人對筷子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它不僅僅是壹個幫助人們撿拾食物的工具,還被賦予了思念、傳承、守望等諸多意義。
筷子雖小,但在這個6543.8+04億人的巨大市場中,行業規模不容小覷。而且隨著中餐影響力的擴大,海外市場對筷子的需求會不斷增加。
在這個低調但成長空間巨大的小行業裏,頭部企業不斷湧現,a股終於迎來了它的“第壹筷子”!
壹個
三百六十行,每壹行都是冠軍。農夫山泉靠壹瓶水壹年賺200億。如今,雙槍科技憑借壹雙竹筷成功上市。
說來也怪,今年a股迎來了各種大眾消費“第壹股”的角逐。還有剛剛註冊的張小泉“第壹剪刀”,這裏的“第壹筷子”雙槍技術已經上市。
8月5日,雙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雙強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成為“第壹筷子”。
IPO價格26.4元/股,當天開盤即漲停,報38.02元/股,暴漲44.02%,總市值27.37億元!連續兩個交易日之後,今日收於46元/股,最新市值331.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雙強科技成立於2002年,是國內領先的日用餐飲廚具供應商,致力於日用餐飲廚具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筷子、砧板、勺鏟、標簽等五大類餐飲廚具,超過65,438+0,000項。
世界最大的筷子制造商,奧運筷子,世博筷子——榮譽不勝枚舉!「第壹筷子」到底有多牛逼?
招股書顯示,雙槍20年來壹直專註於筷子等日常用餐廚具,目前年銷量超過3億雙。雙槍技術每年生產約3.2億雙筷子,超過65,438+1億個砧板,900萬個勺子和鏟子,80億根牙簽,以及300萬個其他廚房用具。
值得壹提的是,IPO——正在那些充滿市場氣息的商家中誕生——張小泉,壹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剪刀品牌,即將打造“第壹把剪刀”;
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的預煮菜品牌味之香,今年4月上市,最新市值65億;還有夫妻店賣饅頭做的芭比食品。上市後市值已達90億...這些公司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幾乎沒有壹家進入風投機構的視野,這是壹個戲劇性的場景。
二
壹個以筷子起家的企業能做到多大?雙槍技術的答案可能超乎妳的想象。
2018年至2020年,雙強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6.08億元、718萬元和8.3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97萬元、71.84萬元和8976萬元,營收和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65.438+07%和39%,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從行業來看,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升級,對環保、時尚等更高消費水平的需求持續增加。餐具作為剛需品類,被替換升級的預期強烈,行業規模和增速的想象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可期。
雙槍到底有什麽神奇的力量,能把小小的筷子變成8億元的大生意?
世界竹看中國,中國竹看浙江。雙強科技誕生於浙江,創始人是被譽為“筷子之王”的鄭成烈。
鄭成烈於1970年出生在浙江清遠的壹個偏僻山村。——家中兄弟姐妹六人,條件艱苦,大姐因病早逝。鄭成烈在姐姐墳前痛哭,發誓要出人頭地,改變家族命運。
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鄭成烈,通過刻苦學習,改掉天生口吃的毛病,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高考結束後,鄭成烈如願考上了浙江工業學校。畢業後,他也被分配到清遠成為壹名建築工人。
當時鄭成烈的夢想是在建築行業做出點成績,成為百萬富翁。但現實與夢想相去甚遠。面對建築公司壹年到頭壹個月只拿幾百塊錢不休息的尷尬,他決定自己做點事。
三
勇敢、敏捷、肯吃苦是浙商的共同特點,鄭成烈也不例外。他毅然決定辭職,加入下海經商的大潮。
從1994開始,鄭成烈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賣蘑菇原料,開過雜貨店,化妝品店,書店,服裝店...............................................................................................................................
當時筷子價格便宜,市場同質化嚴重。鄭成烈決定提高筷子的質量,於是貸款2萬元購買工廠設備。最後,他開發了12雙筷子,生產了120盒。
結果沒人管。鄭成烈最後聯系了壹個義烏的商人,他願意“先賣貨,後結款”,給義烏商人送去。誰知義烏商家家屬強烈反對進貨,最後同意從下午入庫到晚上21。
這個時候沒有搬運工,鄭成烈壹個人。他晚上搬了120箱竹筷,又提了壹個要求,要在倉庫裏睡午覺。不是為了省酒店費用,而是對120盒竹筷充滿了深情,這樣的產品多麽可惜。感動了天,感動了地,不知道是不是也感動了義烏的經銷商和千千萬萬的用戶。第二天,鄭成烈回來後接到義烏經銷商的電話,120箱竹筷全部售出。
從此,雙槍竹筷供不應求。
隨著產品的差異化,鄭成烈做的高端工藝筷子迅速成為整個筷子市場的獨特品牌,連續六年收入增長率達到60以上!
2002年,鄭成烈正式成立雙槍科技公司,以廚具制造為主,品類擴展到案板、鏟子、標簽等廚具,並斥資數千萬元完善生產線,同時引入信息化管理。
而且,雙強科技還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2016杭州G20峰會的會議禮品筷子供應商,將高端中國筷子帶入世界視野。
揮霍
回顧20多年的創業史,曾經有人問鄭成烈:“累嗎?”鄭成烈的回答是:“創業真的很累很累。但是創業的路上有壹個偉大的夢想,雖然苦也甜。
還有,從接手壹家瀕臨倒閉的筷子廠,到每年賣出3億多雙筷子,鄭成烈和葉利蓉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努力過的ta們終於實現了財富自由。
從股權結構來看,雙槍科技是典型的家族企業。
IPO前,創始人鄭成烈直接持有公司8.38%的股份,通過天駿投資間接持有公司34.99%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43.37%的股份;葉利蓉直接持有公司6.30%的股份,通過天駿投資間接持有公司8.75%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15.05%的股份。鄭夫婦和葉先生持有公司58.42%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按照今天的市值,鄭成烈家族身價超654.38+09億元!
今年壹季度,雙槍科技的表現更是搶眼。2021至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同比增長57.9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04.72億元,同比增長65.7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03.90萬元,同比增長84.50%。
根本原因是壹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家裏的生活成了家常便飯。面對突如其來的額外空白時間,很多年輕人開始自己做飯、研究食物,這也給食品產業鏈上下遊的廚具餐具帶來了機遇。
另外,相對於廚具,餐具消耗更快,需要更頻繁的更換,尤其是筷子。
資料顯示,按照每家3-5年更換砧板的頻率計算,全國每年對砧板的需求將達到1.1.5億塊左右。按照壹年換壹次筷子的頻率,中國每年對筷子的需求將達到驚人的6543.8+04億雙。
而且隨著中餐影響力的擴大,海外市場對筷子的需求越來越大!可以預見,日常用餐廚具行業市場前景廣闊,雙槍科技未來可期!
參考資料:
天天IPO“浙江夫婦,用3億雙筷子撐起壹個IPO”,
深藍財經《筷子背後的隱形冠軍》,雙槍科技登陸深交所主板,
馬也金融,“雙槍科技賣筷子砧板年收入6億,老板曾幫人拿公款放高利貸”
全天候資訊”上市首日44%的漲幅引發臨時停盤。3億雙筷子能支持雙槍技術嗎?》、
渾水研究「第壹筷」上市後,鄭成烈是如何成為「筷王」的?》、
環球老虎財經app“筷子第壹股”雙槍技術登陸深交所主板:壹年3億雙,做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