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職業教育蓬勃發展。上市公司跨界“執教”

職業教育蓬勃發展。上市公司跨界“執教”

盡管烈日炎炎,前往揚州智能科技技校咨詢報名的學生和家長依然絡繹不絕。楊潔科技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梁耀7月25日向證券時報middot報道;壹位E公司的記者說:今年是大規模招生的第壹年,最新招生已經超過500人。

揚州智能科技技師學院是a股電力半導體公司楊潔科技打造的職業技能學院,也是國家鼓勵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壹個縮影。特別是隨著今年5月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的正式實施,首次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職業教育的參與主體也從傳統的民辦高等教育逐步擴展到各行各業的上市公司。

記者了解到,在職業教育領域,上市公司發揮各自專長,正在探索產教融合的新路徑,打造從育人到用人的直通車,試圖打破隱性門檻,解決學生就業難、企業招聘難的尷尬局面。

用非常規的方式教育人才。

北距瘦西湖風景區2公裏,距楊潔科技總部僅3公裏,是揚州智能科技技師學校(以下簡稱揚州智能)新校區所在地。

記者走訪揚州智能時,學校的改造升級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實訓樓成為改造的重點:大樓將涵蓋JD.COM電子商務室、人工智能實訓室、光伏應用實訓室、半導體應用實訓室、新能源汽車實訓室。

我們現在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必須確保在秋季開學前完成所有的建設工作。閆劍鋒校長強調。

楊潔科技是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IDM制造商,旗下揚洲智能已有36年歷史。

據記者了解,楊潔科技從2017開始嘗試合作辦學,2020年收購原揚州太平洋重工技校,並於今年5月正式更名為揚州智能。

嚴劍鋒對證券時報middot表示;E公司記者表示,揚州智能是省內唯壹壹所帶有智能科技字樣的技校,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屬性和方向。建設符合國家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產業需求的專業。根據定向培養專業的招生計劃,學校的培養方向有網絡直播、農村電商、半導體、光伏、工業機器人技術、新能源汽車維修等,合作企業有JD.COM集團、京奧科技、中興通訊、楊潔科技等上市公司。

6月17日,揚洲智能與JD.COM宣布共建數字產業學院。JD.COM國家校企合作總經理楊成當時表示:產教融合是解決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對接問題的關鍵。

除了科技,金還以電子信息產業為基礎發展職業教育,並將其作為公司重要的戰略板塊之壹。公司董秘吳告訴記者,基於公司創新設計電子產品硬件和制造公共服務平臺能力的優勢,金建立了難得壹見的理工研究院,組建了專家和教師團隊,開展校企合作,編寫教材和構建課程體系,為電子電路行業人才標準制定、人才培養、人才評價和認證提供服務。

今年6月,金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簽約,建立了工信部共建的電子電路產業人才基地,這是金國家電子電路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開端。

隨著政策的不斷努力,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在今年5月實施的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中,首次立法明確職業教育具有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動職業教育由分層教育向類型教育轉變。而且新職業教育法強調落實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提出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優質職業教育。

調動了在上市公司教學的積極性,根據行業和公司特點選擇職業教育軌道。

最近好想妳在互動平臺上說,公司將繼續貫穿從中專到大專再到本科的培養渠道,完成從中專到大專再到本科的系統化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軟控股成立青島橡膠輪胎工程學院,旨在為企業在擴大規模、提高質量、技術創新過程中培養大批專業工程技術人才;此外,捷安高科旗下的鄭州捷安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限公司仍處於籌建階段。公司表示,投資主要目的是完善公司業務布局,配合公司戰略規劃,補齊公司業務短板,使公司更好地參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

軟通動力在回應投資者時還表示,在教育領域,公司的業務規劃重點是開展實習實訓和職業教育培訓,打通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最後壹公裏,包括面向高校的實習實訓、專業共建、實驗室共建等校企合作服務;為企業開展人才供給服務,對接當地企業和高校,有針對性地輸送人才資源;依托各種資源在當地開展技能培訓。

上市公司引領學校:

從自用到他用

與傳統學歷背景的民辦院校不同,上市公司設立學校、布局職業教育的初心是為了滿足企業自身的需求。

當時是為了慈善,招收貧困學生,免費培訓,幫助他們解決工作。楊潔科技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梁耀向記者談及辦學初心,坦言公司5年前就開始嘗試辦學。在此之前,它主要是為自己培養生產線技術人員。

證券時報middotE公司記者了解到,楊潔科技還於2017在上饒創辦了江西楊潔電子科技學院。揚州和上饒的學校都實行了“三免壹包”的辦學模式,即學雜費、住宿費、夥食費和在上市公司就業。當時報名的學生不多,主要來自雲南、貴州、四川等偏遠地區。其中大約壹半的學生畢業後進入了楊潔的科技工作,而其他學生則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了回鄉就業。

楊潔科技在辦學過程中發現,全社會專業技術人員的缺口非常大,因此決定將職業教育作為公司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

新的職業教育法堅定了我們辦職業教育的信心。今年是大規模招生的第壹年,最新的招生人數已經超過500人。梁耀說。

我國是世界制造業大國,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年均畢業生10萬人,但職業技能人才比例較低。據統計,國內技能人才占總勞動力的比例不足30%,遠遠落後於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70%至80%的比例,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即使在這個就業寒冬,職業教育人才依然緊缺。

據統計,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22屆畢業生招聘中,企業招聘比例約為7;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推薦職位數與畢業生人數的平均比例約為15:1。BOSS直聘研究院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電路、工業自動化等高端制造領域招聘規模增長迅速,同比增幅超過40%,供不應求。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新能源、半導體等行業對專業技術人才更加渴求。

在火熱的新能源動力電池賽道,全球領先的激光焊接設備主流供應商也遭遇用工荒。公司高管向記者吐槽,由於上遊煙管零件的供應商招不到焊接工,公司被迫卷起袖子進行自動化改造。現在深圳招壹個成熟焊工,工資要1.5萬。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從事超精密直線電機運動平臺的克洛諾斯正在迅速擴大生產。公司產品服務於鋰電池、光伏、半導體設備等多個行業,公司也在高薪招聘人才。該公司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目前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公司招聘的技術人員工資隨職級增長。通常1年以上的工資很快就會過萬。

不僅僅是基層專業技術工作者,工程師短缺問題也備受關註。某頭部芯片ip授權某企業高管談人員流動,給出了流動率數據:行業平均水平12%,公司維持流動率6.8%,遠低於行業水平。我們公司努力培養員工,獵頭直接開出雙倍的價碼挖走。

光啟科技董事長劉若鵬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工程師短缺是中國工業快速發展的結果,是創新人才的斷層,必須盡快解決。劉若鵬建議,加快培養工程碩士和博士,並形成壹定規模,充分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和主動性,培養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急需的高端工程專業人才。

在高端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也可以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資金等優勢和能力。去年6月5438+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緊扣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優先發展壹批先進制造業需要的新興專業, 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並鼓勵學校多開設。

完善教學體系

打通產教融合的最後壹公裏

面對企業、行業和市場的多重需求,上市公司選擇引領職業教育市場。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證券時報middotE公司記者表示,新《職業教育法》鼓勵包括上市企業、工業企業在內的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以企業為主體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乃至訂單培養,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同時為企業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是上市企業和工業企業確定的出發點。

在熊丙奇看來,產教深度融合、訂單式培養、校企合作,必然來自於企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且職業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培養適合產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

縱觀整個教育行業,職業教育相關企業近年來增長顯著。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年職業教育企業註冊數量首次突破1000家;2019報名人數超過2000人;2020年新增2700多個,達到歷史峰值;2021,註冊公司數量減少,仍新增2300多家。今年以來,全國新增職業教育相關企業近400家。

受2021雙降、停轉等教育行業政策影響,教育培訓行業受到重創,職業教育投融資異軍突起。根據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2020年職業教育壹級市場融資61筆,超過總量,融資總額超過78億元;據blackboard insight統計,2022年6-4月教育行業有53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近壹半是職業教育公司。

然而,職業教育行業仍然面臨著許多無形的門檻。

《教育家》雜誌2021發布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大型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受訪學生和家長在選擇職業教育發展最大困難時,將社會認可度排在前列。此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0年發布的壹份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滿意度評價報告顯示,中職畢業生面臨更多的就業壁壘,同工不同酬,職業發展空間有限,離職率高,就業穩定性低。

系統地說,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高等職業學校和具有大專、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實施。這意味著職業教育將形成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車。其中,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備受關註。目前,我國有32所本科層次的職業學校,在校生總數為129300人。根據《意見》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有望顯著提升。

金秘書長吳表示,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剛剛頒布,新政策的實施需要時間緩沖。存在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不高、市場整體投入不大、技術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有待提高、就業現狀等問題;無形的門檻rsquo也需要逐步打破。

對於電子電路行業,吳表示,行業轉型對行業人才標準建設、職業技能培訓和人才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職業教育體系,豐富職業教育模式,對於行業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目前,公司已與高職院校進行了深度合作,構建了專業和教學體系,旨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大幅提升。

  • 上一篇:60年來永康的變化
  • 下一篇:重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兩家主要公司的股價飆升。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