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中國寶信車險反欺詐查詢

中國寶信車險反欺詐查詢

從最初的相機查勘到後來的理賠系統應用,再到現在的移動查勘,保險公司用了10年才實現了只有事故照片和理賠資料的電子化。但是今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螞蟻金服、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保信公司以科技從不同角度切入定損領域。

其中,螞蟻金服和中國平安專註於定損效率,新的智能定損工具旨在大幅提升簡單案件理賠效率。當簡單案例的定損效率達到第二級的時候,以後真的不用再等簡單案例的修復了。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發並購買了多種事故車輛檢測工具,試圖在不解體檢查的情況下發現車輛損失,並註重理賠質量。中國保信依托業內最全的數據庫,以反欺詐為主,有望降低騙保概率。

現在,這場智能定損競賽已經開始。誰會笑到最後?

定損寶與AI智能閃賠的較量

螞蟻金服是今年第壹個宣布賦能人工智能的巨頭。6月,公司推出了定損寶,這讓它又多了壹個身份——保險行業的技術提供商。

界面新聞了解到,定保寶利用人工智能模擬車險定損環節的人工操作流程,幫助保險公司在簡單案件中實現自動定損。背後是圖片識別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AI作為定損員的眼睛和大腦,通過算法識別事故照片,確定受損部位和損失程度。然後通過與合作保險公司的維修價格庫對接,幾秒鐘就能給出損壞零件、維修方案、維修價格。

這是車險領域首次實現圖像定損技術的商業化。然而,這款號稱“理賠65438+萬條生命”的定損工具,在推出後卻遭到了很多理賠領域人士的質疑。

第壹個問題是海量的歷史圖片資料。為了達到圖像識別和定損的效果,需要機器學習大量的歷史車險事故照片。“車險行業70%的保費收入掌握在中國PICC、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三大財險巨頭手中,也就是說70%左右的保險理賠數據掌握在這些大公司手中。”資深索賠人A6工作室創始人魏然表示,這些都是保險公司的核心數據,三家公司都有能力做數據分析,不太可能分享給螞蟻金服。事實上,中國PICC、中國平安、中國太保都在推進人工智能。

螞蟻金服保險集團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訓練機器確實需要大量的車險歷史照片。迪達財險、太平財險等大中型保險公司與機器學習有合作,有足夠的歷史數據用於機器學習。該人士進壹步補充道,“不同的保險公司有不同的機型和照片拍攝規格。有的公司平拍多,有的俯臥拍多,有的強調細節拍攝,有的喜歡做註解。我們用各家保險公司的照片‘餵’機器學習,讓定損寶覆蓋所有機型,適應不同天氣、不同拍攝方式下的照片。”

另壹個被質疑較多的問題是零部件價格的本地化。定損最重要的是確定維修價格,這涉及到全國各地區配件、附件、工時的價格。螞蟻金服作為壹家互聯網金融公司,顯然沒有這個數據。對此,上述螞蟻金服保險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本質上,定損寶不涉及這部分。定損寶只做上壹段的圖片識別和定損,系統會自動將結果提交給保險公司。定價權還是在保險公司手裏,各保險公司根據自己的價格庫確定價格,輸出維修方案。”

除了技術上的質疑,業界最擔心的是道德風險。壹些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資深理賠人員普遍表示,沒有看到定保寶的防騙功能,擔心詐騙分子利用這壹漏洞,給保險公司的風險控制帶來風險。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在與合作的保險公司討論後,定保寶對配件的邏輯關系和事故的真實性有壹些反欺詐設計,用於判斷事故的真實性,對壹些不符合配件丟失邏輯的情況進行警示。不過,上述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也承認,目前只能做壹些簡單的反欺詐。“未來會繼續朝這個方向深化,這是壹個不斷優化的過程,”他說。

螞蟻金服在質疑聲中壟斷智能定損領域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上個月,中國平安宣布推出自有智能定損產品——AI智能閃賠,這是保險機構推出的首個智能定損工具。

與定損寶類似,AI智能閃賠也采用圖像識別技術,機器學習海量歷史真實理賠圖像數據訓練,實現圖像識別定損。界面新聞了解到,“其擁有大量歷史車損圖片數據”是這部分的主要優勢。中國平安擁有19.83%的財險市場份額,也就是說擁有行業20%左右的車損數據。中國平安公開表示,AI智能閃賠是唯壹在真實生產環境中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定損風控產品。

但界面新聞仔細對比後發現,定損寶和AI智能閃賠最大的區別在於自動定價環節。定損寶的定價工作傳回保險公司,而AI智能閃賠則以平安財險為基礎,構建覆蓋全國、精確到縣市的工時費和配件價格體系,自行定價。正因如此,AI智能閃賠是第壹款集成定損定價的智能工具。

此外,AI智能閃賠並沒有受到“道德風險”的質疑。究其原因,是在發布AI智能閃賠時,披露其構建了從核保到理賠的總風險因子庫,覆蓋理賠全流程的主要“案”和“幫”風險,實現事後風險的智能攔截和智能篩選。

與平安合作的第三方風控公司凱泰明科技R&D中心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他們請了壹位經驗豐富的機械師,把車輛保養的經驗寫下來,每天發生事故的經驗變成了新的規則。“人的經驗被寫下來,編譯成計算機邏輯規則。這些邏輯規則在放入系統時成為攔截規則。目前有4萬多條規則。”

“這些規則就像蜘蛛織網壹樣。正常情況下是從電網泄露的。當壹個問題案例觸發了某個規則,就會被攔截,理賠員需要拿出來仔細看。”上述負責人表示,這套規則對汽修店的專業騙保攔截最為有效,因為他們是根據車輛保養和車身結構的邏輯來騙保的。

這些智能定損工具耗費了雙方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國平安披露,過去五年,每年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投入近6543.8+0億美元。業內人士估計,螞蟻金服的投入也應該在億元級別。

有意思的是,螞蟻金服和中國平安都把自己的定損產品免費送給了保險合作夥伴。螞蟻金服的說法是,目前沒有考慮對這個項目收費,中國平安會給合作機構三個月的免費期。預計未來行業可能走向收費模式,技術輸出將成為中國平安新的盈利點。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兩款免費的定損產品的目的都是為了跑數據。“據我所知,螞蟻金服和中國平安的定損產品解決方案是同壹個邏輯。”魏然告訴界面新聞,這兩家公司把工具免費送給其他保險公司,是為了運行更多的保險數據,讓工具的定損結果越來越準確。

界面新聞采訪了解到,在螞蟻金服和中國平安之間,保險公司更願意和螞蟻金服合作。目前已有數十家保險公司表達了合作意向,螞蟻金服正在安排陸續對接。中國平安此前宣布,已有超過10家保險公司簽署AI智能閃賠合作意向書。

壹位小型保險公司的車險業務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解釋,“中國平安畢竟是保險公司的競爭對手,把公司的核心理賠數據交給競爭對手有些讓人擔心。螞蟻金服的定位是科技公司。保險只是其整個生態的壹部分,更多的是服務保險公司的姿態,會讓保險公司更放心。”

螞蟻金服的另壹個優勢是擁有大量“人的數據”,這是保險公司所缺乏的。比如螞蟻金服在5月份推出了“車險評分”,可以對車主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分析。據了解,前100天有車險保障的合作保險公司有18家,日均來電頻次1萬。車險積分主要用於車險定價。首家推出車險積分的安盛田萍公司披露,推出車險積分後,65%的用戶風險識別結果發生了變化。

兩家公司的定損產品上線以來,關於兩家公司PK的討論不斷。螞蟻金服保險集團總裁尹明告訴界面新聞:“螞蟻是壹個平臺,不會和保險公司競爭。相反,我們歡迎保險公司加入保險科技領域。”

在尹明看來,保險技術的最終贏家不是某個機構,而是整個行業和保險消費者。

這不是比賽。

與螞蟻金服、中國平安從智能軟件切入定損領域不同,PICC中國深耕定損硬件。

這家領先的財險公司在9月份壹口氣推出了6款科技理賠工具,包括PICC P&C的兩款定制產品、PICC P&C與廠商聯合研發的壹款、PICC P&C理賠專家發明的壹款擁有國家發明創新專利的產品、PICC P&C的兩款外購產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動機連桿免拆量具,改寫了涉水車輛必須拆開發動機才能判斷損耗歷史。由PICC車險理賠部自主研發,擁有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如果水淹車車主使用這種免拆量具,在車輛維修時可以防止發動機被拆開,在半小時到五小時內可以準確檢測出發動機連桿是否損壞,既減少了維修等待時間,又保持了發動機的原始狀態。

這款工具的開發者小告訴界面新聞,涉水事故車涉及發動機丟失是壹個復雜的案例。傳統的檢測方法必須拆開發動機,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費大量的時間來確定損傷。“更重要的是,以前話語權在修理者手裏,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車主,都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阻止其拆車。有了這個工具,車主和保險公司就有了主動權。”

此外,PICC P&C還定制了兩款專屬設備——電控系統診斷設備和雲診斷設備。電控系統診斷儀用於電控系統的日常損耗測定,通過車載診斷端口可以快速確定故障範圍,判斷故障類型,分析故障原因。雲診斷設備主要針對高端車輛,兼容眾多進口和合資高端品牌車型,可實現遠程控制和檢測。比如汽車發動機出缸或者燈不亮,妳可以把這兩個設備插到車載診斷口,掃描壹下,幾分鐘就能得出結果。尤其是高端車輛,檢測時不需要在車庫排隊等候。

“PICC P&C自主研發采購的這些工具,突破了汽修產業鏈的技術壁壘,還創新性地掌握了‘免拆免檢’技術,可以快速處理大型復雜案件,尤其是未來的高檔車案,可能形成PICC P&C在定損理賠方面的核心優勢。”壹位業內人士分析道。

PICC P&C理賠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雖然定損很復雜,但還是有法可依的。這壹系列工具是為了規範定損行為。以往人工定損主要依靠各理賠員的經驗,難以整合。“現在通過圖像定損和智能定損的方式,變成了可以收集整理的信息,可以在後臺進行分析管理,這是最大的作用。”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了解到了每種車型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也找到了需要成本控制的部位。這不是針對客戶,而是影響危險部位,甚至與維修行業協調。保險公司的後臺對某壹類事故、某壹類車輛的成本控制更準確,這是成本最高的管理。”他補充道。

相比螞蟻金服、中國平安、中國PICC,中保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保信)更像是壹個行業平臺。

中國寶信,2065438+2004年初經國務院批準成立,被譽為保險業的“銀聯”。由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出資,為加強保險行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保險管理信息化水平而生。

車險數據是中國保信整合的第壹個數據。正因為如此,中國保信掌握著業內最全面的理賠數據。憑借數據優勢,中國寶信推出“定損雲”。

定損雲包括事故車定損系統、反欺詐系統、統計分析系統等應用系統。保險公司與中國保信合作使用定損雲後,可以找到車輛定損、零部件選型、核損定價等數據。不同於其他商業巨頭定損產品的強大功能,定損雲的定位是車險理賠的輔助運營平臺和生態平臺。

界面新聞采訪了解到,業內普遍將定損雲作為定損環節的補充工具,非常重視其在反欺詐方面的應用。過去,各地使用的保險數據標準和數據格式不統壹。中國保信成立後,打破了地區和保險公司的數據壁壘,規範了54個反欺詐數據元素的采集,統壹了數據標準。

基於車險平臺數據的應用,中國保信開發了車險反欺詐信息系統,建設了自己的風險數據庫,實現了保險欺詐線索識別、欺詐風險預警、欺詐信息共享等功能,為公司打擊保險欺詐提供了信息和數據支持,特別是針對單個保險公司難以識別的跨公司欺詐案件。

和螞蟻金服、中國平安壹樣,中國保信作為壹個行業平臺,也是對全行業的公司開放的。此前,定損雲已經開始對首批10家保險公司進行數據測試。上述小型保險公司車險業務負責人認為,作為數據最強的行業平臺,中國保信將吸引更多的保險公司。

四大巨頭的進入讓整個保險行業受益匪淺。圖片識別在車險領域的實驗已經開始,未來在其他險種的應用也值得期待。對於保險消費者來說,無論享受哪種服務,都能帶來理賠體驗的提升。

在安心保險總裁鐘誠看來,幾家公司各有優勢。中國平安的AI智能閃賠將圖像識別和後臺數據庫很好的連接起來,解決了定損中的不確定性和標準化問題,減少了線上線下的理賠工作,提高了效率。同時,AI智能閃賠的智能攔截功能會對問題案例進行攔截。這時候就會利用中國寶信的行業數據系統查詢車輛的歷史事故數據,輔以車主的車險積分信用,從而做出更合理的判斷。最重要的是,保險公司要紮紮實實地使用這些工具,才能看到它們在風險識別和流程中的作用。

“保險公司都應該使用它,我們計劃與螞蟻金服、中國平安和中國寶信合作,”鐘誠說。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 上一篇:智能農業的特征
  • 下一篇:中國國產重卡十強排名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