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公司治理結構分析企業運營的三種治理結構分析

公司治理結構分析企業運營的三種治理結構分析

由於經濟、社會、文化和歷史沿革的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不同的。下面跟我壹起看壹下企業運營的三種治理結構分析。

美國目前最大的股東是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人壽保險、共同基金、大學基金和慈善組織。其中養老基金占比最大。90年代初,機構投資者控制了美國大中型企業40%的普通股,擁有更大企業40%的中長期債權。

20家最大的養老基金持有約65,438+00%的上市公司普通股。然而;雖然機構持股總量很大,有些控股機構也很龐大,資產甚至達到幾十億美元,但往往在某個特定公司持有高達1%的股份。所以在公司只有非常有限的話語權,不足以給管理者任何壓力。

美國的市場控制公司主要依靠資本市場對控制公司的接管和兼並。美國的機構投資者不會長期持有壹支股票。當他們持有的公司業績不佳時,機構投資者壹般不會直接幹預公司的經營,而是改變自己的股票組合,賣出公司的股票。

持股的短期性使得股票交易非常頻繁,導致公司的頻繁收購和合並。研究表明,股票價格波動過大,與企業盈利水平關系不密切。

因此,利用股票市場很難有效控制公司。而且由於股票的高流動性和周轉率,存在嚴重的短期持股,管理者面對大股東的分紅壓力只能專註於追求短期利潤,很少關註資金投入和研發。

近年來,美國企業界采取了壹些措施來改善美國的公司治理結構。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1992規定:

(1)加大對公司高管薪酬和津貼的披露力度,要求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在其年度委托書中公開說明高管薪酬水平是如何以及為何以這種方式確定的。

(2)強化機構股東的作用。同時,設法加強商業銀行的作用,允許它們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日本企業經營的所有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法人,即金融機構和工業公司,就主導了日本企業的所有權。法人持股比例196 0為40.9%,1984為64.4%,1989為72.0%。法人持股主要是集團內部企業之間交叉持股或循環持股,集團形成大股東大會。

控制結構和主要銀行系統日本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主要來自企業內部。決策和執行由內部人員承擔。監督約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壹是來自交叉持股公司,壹個企業集團內的企業相互控制。總經理會議(總裁會議)是大股東會議。

如果企業業績不佳或經營者不稱職,大股東大會將對企業經營者進行批評,督促其改進工作,直至解聘。另壹個重要的監督來自於主銀行。主銀行壹般有三個特點:

提供大份額貸款,有壹定股本(5%以下),派員擔任客戶企業經理或董事。銀行幾乎不持有與其沒有交易關系的公司的股份,持股的目的基本上是為了實現和維持企業的系列化和集團化。

主銀行監督公司經營的方式視具體情況而定:當公司業績好,企業正常經營時,主銀行不幹預,而當公司業績差時,主銀行則表現出控制權。因為主銀行密切關註企業的資金流向,可以及早發現財務問題並采取行動。

比如提前通知相關企業采取應對措施,如果公司業績仍然惡化,主銀行將通過大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更換管理者。主銀行還可以向相關企業派出人員,包括董事。有了這些手段,主銀行就成了相關公司重要而有效的監督者。

在公司交叉持股和主銀行持股的制度下,持股的目的只是為了穩定股東,相互支持和控制,而不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股息或紅利。所以股票不容易賣出,換手率低,股市對管理者影響不大。

就股票市場的合並而言,日本也很少發生。雖然日本的兼並活動自1960年代以來也有所增加,但主要發生在中小企業之間或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而且即使合並,也很少用於公開購買股份,往往是合並雙方的大股東先協商,再轉讓股份。

德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壹個重要特點是雙重委員會制,即監事會(監事會,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董事會,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高級管理部門或執行委員會)。監事會成員不能擔任董事會成員,不得參與公司的實際管理。

所有權結構在德國,最大的股東是公司、企業家家族、銀行等。,而且股權集中度比較高。德國銀行是全能銀行,可以持有工商企業的股份。銀行在1984和1988的持股比例分別為7.6%和8.1%。如果加上銀行監管的投資基金持股(同期分別為2.7%和3.5%),銀行持股將達到10.3%和11。

而且銀行股份大部分由三大銀行持有,其中德意誌銀行影響力最大。銀行對企業貸款的性質也使銀行成為重要的利益相關者。

另外,公司交叉持股比較普遍,權威部門對持股的控制也比較廣。只有持股超過25%,才有披露的義務,只有持股超過50%,才有進壹步通知監管機構的義務。

控制結構和全能銀行在德國,銀行通過控制股票的投票權和派代表進入董事會來控制。據德國壟斷委員會統計,在65,438+000家最大的股份公司中,銀行在75家有代表,其中壹些是監事會主席,銀行代表占股東代表的22.5%。

其中有44家公司的股份不足5%,至少19家公司基本沒有股份。德國公司治理的另壹個特點是強調員工參與。在監事會中,職工代表可以根據企業規模和職工人數,占有1/3至1/2的席位。

  • 上一篇:公司收匯時,如何結匯,需要帶哪些資料?
  • 下一篇:股份公司可以收購自己的股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