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
俄羅斯是世界產油大國,目前石油產量居世界第壹。從2000年到2007年,石油產量逐年增加,從3.23億噸增加到49654.38+1億噸。2008年產量降至4.885億噸,比2007年產量下降0.51%(表2-11)。這是近十年來俄羅斯石油產量首次下降。產量主要來自西西伯利亞的漢特-曼西自治區(占全國總產量的56.8%)和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占8.0%),以及歐洲的伏爾加河(占11.1%)和烏拉爾聯邦區(11%)主要生產公司為“Rosneft”有限股份公司(оаонкроснеть),產量為65433“盧克”石油有限公司(оаооклукокл)2008年產量為9024.5萬噸;“秋明-英國”石油有限公司(оаоо“THK-英國石油”),2008年產量6879.4萬噸;以及“蘇爾古特石油和天然氣”無限股份公司(оаоургутнеетегаз),2000年。
表2-111970 ~ 2008年俄羅斯及世界石油產量
資料來源:2009年。
表2-12 2008年俄羅斯各地區石油和凝析油產量
資料來源:2009年。
2008年俄羅斯石油產量的下降並非偶然。早在多年前,俄羅斯工業主管部門就做出了這壹預測。業內人士還指出,鑒於俄羅斯石油原料基地的嚴峻形勢,為了維持近年來的開采水平,有必要建立新的石油開采中心(東西伯利亞,以及鄂霍次克海、博恰奧拉海和裏海的大陸架)(劉繼承譯,2007b)。
2.天然氣
俄羅斯是世界主要的天然氣生產國,2008年產量為6017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壹(英國石油公司,2009)。西西伯利亞是主要的天然氣產區。由聯邦政府控股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不僅在俄羅斯,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3.煤
俄羅斯煤炭產量壹度達到1991年3.95億噸的水平。蘇聯解體後,驟降至3億噸以下。90年代壹直徘徊在2.5億噸左右,2000年2.58億噸,2005年2.98億噸,2006年3654.38億噸。大部分產量來自庫茲涅茨盆地,其次是坎斯克-阿欽斯克盆地、博喬拉盆地和多涅茨盆地。在煤炭產量中,煙煤占據主要地位,其比例壹直保持在65%左右。
表2-13俄羅斯從1999年到2008年的石油產量(按公司細分)
資料來源:агкорубаев,пв。эдер, 2009.
4.鈾
俄羅斯濃縮鈾產量從2000年開始逐年增加,2007年達到3413噸(鈾含量),居世界第四位,產量只能滿足23%的需求。目前,赤塔州的斯特列爾佐夫斯卡鈾礦床是俄羅斯唯壹正在開采的鈾礦床。2007年,Helicon、удк和Olov三個鈾礦取得采礦許可證,成立鈾礦開采企業。並購重組後的俄羅斯鈾-稀有金屬-黃金股份公司(APM3)是目前俄羅斯最大的鈾礦開采企業,控制著中國所有鈾礦開采活動,並在哈建立了合資企業,儲量和開采量均位居世界前五(авбойцо).
(2)金屬采礦業
1.黑色金屬工業
(1)鐵
2006年俄羅斯鐵礦石產量突破1億噸,達到10381000噸,2008年為11000噸,居世界第五位(馬建明,2008 a;;美國地質調查局,2009年a).主要產區包括庫爾斯克磁異常區(年產能5000萬噸)、中國西北地區(2200萬噸)、烏拉爾地區(2200萬噸)、西伯利亞地區(654.38+08萬噸)。庫爾斯克磁異常區最大的鐵礦公司是Lebedi、Mikhail Lowka、Stojilo和Kachikanar礦業公司。
近年來,俄羅斯粗鋼產量不斷上升,2008年達到7400萬噸,居世界第四位。擁有重要粗鋼產量的鋼鐵公司包括Magoni Togorsk、Chervel (ChelPovec)、Nizhny帕茨克、Nizhny tagir、Mitchell (Chelyabinsk)和西西伯利亞(Novy Kuznetsk)。
(2)錳
2006年俄羅斯錳礦產量估計為115000噸,與伊朗產量相當,居世界第12位,在獨聯體國家中排在烏克蘭(224.5萬噸)、哈薩克斯坦(220萬噸)、格魯吉亞(22.5萬噸)之後。俄羅斯錳鐵和矽錳合金產量較高,2006年達到29.5萬噸,居世界第八位。
⑶鉻
俄羅斯目前只開采薩拉諾夫礦床和中原礦床,鉻礦年產量僅50萬噸,勉強夠壹半的需求。另壹半是從哈薩克(гамашковцевид).)進口的
2.有色金屬工業
(1)銅(圖2-21)
根據《世界金屬統計》2009年的數據,近年來俄羅斯銅礦產量逐年下降,2008年略有增加,達到78.48萬噸(含銅量),居世界第六位(表2-14)(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的俄羅斯銅礦產量較低,2008年為75萬噸,居世界第六位(美國地質調查局,2009a)。
表2-14列出了近年來俄羅斯銅產品的生產、消費和進出口情況。
表2-14俄羅斯銅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和消費量(噸)
來源: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年。
根據俄方資料(фф。мигачевидр.,2008),2006年俄羅斯銅的開采量為79.35萬噸(含銅量,下同)。主要開采的礦床有:諾裏爾斯克礦床群的銅鎳礦床(占銅礦開采的60%)(10月礦床41.47萬噸,塔爾納礦床49700噸,諾裏爾斯克I礦床1.42萬噸),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黃鐵礦型銅鋅礦床(占30%)。Houzel Canada礦床為25900噸,Wuqiale礦床為201,000噸,Lietneye礦床為21,800噸,朱辛斯克礦床為1,800噸)。銅礦開采企業非常集中,8家企業提供了俄羅斯銅礦開采的90%(表2-15)(ифмигачевид?., 2000)
表2-15俄羅斯主要有色金屬制造商(截至2007年6月65438+10月1)
註:(1)按照最大開采能力2001計算的保證年限,從2004年開始停止開采。
資料來源:иф。мигачевидр., 2008.
(2)鎳和鈷
根據俄羅斯的數據,2006年,俄羅斯開采了36萬噸鎳和65,438+06,000噸鈷,主要來自西伯利亞聯邦區(諾裏爾斯克礦床集團生產了78.2%的鎳和72.2%的鈷)和西北聯邦區(摩爾曼斯克州生產了65,438+03.7%的鎳和65,438+00.4%)。
據西方統計,2008年俄羅斯鎳礦產量為28.68萬噸,略低於前三年,但仍居世界第壹(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2008年,鈷的礦山產量估計為5,800噸,居世界第五位(美國地質調查局,2009a)。近年來俄羅斯鎳產品的生產、消費和貿易情況見表2-16。
表2-16俄羅斯鎳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來源: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年。
諾裏爾斯克鎳礦冶金合資企業是俄羅斯最大的鎳和鈷生產公司。其鎳產量占國內產量的96%,鈷產量占95%,銅產量占55%。在世界上,它是鎳和鉑族金屬的主要生產國之壹,鎳占20%以上,鈀占46%,鉑占65,438+02%,鈷占65,438+00%,銅占3%(онсии)。
(3)鉛和鋅
2006年,俄羅斯開采了7.06萬噸鉛,全部來自13個鉛鋅礦床(圖2-21),其中西伯利亞聯邦區和遠東聯邦區的三個礦床占總產量的87.4%(表2-15)。在黃鐵礦型銅礦、銀多金屬礦床和錫多金屬礦床的礦石中,11%的鉛未被回收,殘留在尾礦中。
2006年,俄羅斯鋅的開采量為30.3萬噸,其中80.7%來自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和烏拉爾聯邦區的20個黃鐵礦型銅鋅礦床。另有13鉛鋅礦床已開采了全國19.1%的鋅,這些礦床占全國鋅儲量的71%。與鉛的情況壹樣,從銀多金屬礦床和錫多金屬礦床開采的礦石中,鋅沒有被回收,而是留在尾礦中(占鋅礦開采的0.2%)。六家企業提供了80%的鋅產量(表2-15)。值得指出的是,作為鋅開采主要來源的黃鐵礦型銅鋅礦床,鋅的回收率較低,不超過71%,其尾礦中的鋅含量高達1.22%(иф。мигачев).
西方國家計算的俄羅斯鉛鋅礦山產量與俄羅斯報告的大相徑庭。根據世界金屬統計2009年的數據,2007年和2008年俄羅斯鉛的礦山產量達到4.8萬噸,比2006年增長了40%以上。2008年鋅礦產量65438+86萬噸,比前兩年有所增長。俄羅斯的鉛鋅產量壹直上不去,世界排名第十。近年來鉛鋅產品的生產、消費和貿易情況見表2-17和表2-18(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
表2-17俄羅斯鉛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來源: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年。
(4)鋁
目前俄羅斯開采鋁土礦的礦山有三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北烏拉爾鋁土礦、科米共和國的中蒂曼鋁土礦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北奧涅加鋁土礦,其中只有前者是優質礦石(圖2-21)。俄羅斯鋁土礦產量從2001年的459.5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640.93萬噸,之後逐年下降,2008年降至530.2萬噸(表2-19)。原鋁產量近年來逐年增加,從2001的330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465 438+08.7萬噸,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中國(2009年)。俄羅斯霞石正長巖精礦(25% ~ 30%)的產量近年來壹直保持在每年1萬噸的水平。主要的鋁生產商是Rusal和Sual。前者是俄羅斯最大的鋁生產商,占俄羅斯鋁市場的70%,後者是俄羅斯第二大鋁生產商和主要鋁土礦生產商。這兩家公司控制了俄羅斯所有的鋁、鋁土礦和氧化鋁企業。2007年3月,俄羅斯鋁業公司啟動了與瑞士Rsual和嘉能可國際公司的合並,成立了俄羅斯鋁業公司,成為全球鋁業巨頭。該公司正在大力升級設施,擴大產能,努力減輕俄羅斯鋁生產企業對國外原料供應的依賴。
表2-18俄羅斯鋅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來源: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年。
表2-19俄羅斯鋁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來源: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年。
(5)鎢、錫和鉬(圖2-21,2-25)
俄羅斯鎢精礦產量在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下降,從1995的5400噸(含鎢量,下同)下降到2000年的3500噸。自2001以來,鎢精礦產量逐年增加,2004年達到5500噸的水平,2006年下降到4000噸,2008年可能達到3200噸,居世界第二位。礦石主要采自遠東濱海邊疆區,加工企業為北高加索地區納利奇克的吉德羅冶金廠。
俄羅斯錫礦產量十幾年來壹直在下降,從1995年的9000噸下降到2002年的1300噸,達到低谷,2005年恢復到3000噸的水平,之後不斷下降,從2007年的2400噸急劇下降到2008年的1165438。
表2-20俄羅斯錫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和消費量(噸)
來源:世界金屬統計局,2009年。
鉬礦產量的變化沒有鎢和錫大。90年代中後期年產量2000多噸,現在3000-4000噸,世界第八。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2008年產量估計為3500噸,而《世界金屬統計年鑒》(2009)的數據估計近年年產量為4800噸。西部主要有貝加爾的吉達鎢鉬礦、北高加索的捷爾內奧茲鎢鉬礦、索爾斯科的索爾斯科鉬礦企業、赤塔的薩克塔明斯克鉬礦企業。俄羅斯專業人士指出,目前俄羅斯的鉬產量只有1991產量的壹半,但70%的鉬原料已經出口。在不久的將來,由於優質鋼的生產,預計對鉬的需求將增加到每年1.2 ~ 1.3噸,鉬的開采需要擴大1 ~ 2倍。
(6)銻
目前,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僅開采了兩個金銻硫化物礦床,即Saarela和Xiantachang。銻礦產量從1995年的65438+6000噸下降,壹度維持在4000 ~ 4500噸的水平。2002年驟降至1萬噸。自2004年以來,壹直保持年產3000噸,居世界第六位。銻精礦由Saarela Hehe公司生產。由於加工企業遠在俄羅斯歐洲部分梁贊,銻精礦全部出口,俄羅斯每年需要4000 ~ 6000噸銻,要從中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進口。
(7)釩
俄羅斯與南非、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壹起,是世界釩的主要生產國,約占世界釩產量的30%。釩的產量自2004年以來大幅增長,2008年估計為654.38+60萬噸,僅次於南非和中國,居世界第三位(美國地質調查局,2009a)。目前,開采的礦床為烏拉爾Kachikanar礦床,其中金屬由Chunaiwoi和Lower tagir鋼鐵廠冶煉,釩氧化物由圖拉釩化學冶金廠生產。
3.貴金屬行業
(1)黃金
根據俄羅斯黃金企業家協會的年度工作報告,近年來俄羅斯黃金年產量(指采礦、伴生金和再生金的產量)壹直保持在160 ~ 180噸的水平,2002年為170.9噸,2004年為174.1噸,之後逐年下降。根據世界金屬統計局的數據,前幾年俄羅斯金礦產量在1.6噸左右波動,2008年暴跌至94.6噸,居世界第七位。
表2-21俄羅斯2002-2008年巖金和砂金開采量及2009年預測(kg)
資料來源:внбраккоидр,2009年。
2008年,俄羅斯有11個采金能力在3噸以上的主要黃金礦區,占俄羅斯全部黃金開采量的96.5%。它們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馬加丹州和斯維爾德。有22家黃金開采企業,年開采能力超過1噸,其中最重要的是極地黃金公司(полюсзолото)和楚科奇黃金公司(чу).這22家企業的開采量占俄羅斯黃金開采量的74.8%。外國公司控制的企業占2008年黃金開采量的20.7%,往年壹般占16%左右。
從已開采礦床的工業類型來看,總的趨勢是巖金礦開采量和比例增加,而砂金礦開采量和比例減少。比如2001,中間巖金礦占39.7%,砂金礦占53.0%,綜合礦床(表中伴生金)占7.3%。2002年,巖金礦和砂金礦的開采量相當。自2003年以來,巖金開采量超過砂金,並持續上升,而砂金開采量逐年銳減。到2008年,上述比例分別變為62.3%(巖金)、30.7%(砂金)和7.0%(伴生金)。俄羅斯采金業內人士認為,自2002年以來,砂金開采量的下降,特別是砂金開采企業數量的急劇下降(主要開采砂金小於500公斤的企業數量每年減少30%)和開采比例的下降,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俄聯邦政府對砂金開采支持不夠;將地下資源的利用移交給聯邦壹級的行政改革沒有取得成效;聯邦實體對各自領土內金礦企業活動的影響已經下降;聯邦國家地下資源管理機關或其地區管理機關的拍賣活動(地下資源勘探、開采和地質研究權的招標)沒有考慮到現有黃金開采企業的利益及其對地區預算的貢獻,增加了它們的開支。有關人士進壹步主張,為了改善黃金開采企業的工作條件,有必要修改俄羅斯地下資源法,取消向現有黃金開采企業授予地下資源地段進行勘探開采的拍賣制度,將授予用於地質研究和砂礦勘探開采的地下資源地段的權限交還給聯邦壹級。
表2-22 2002-2008年俄羅斯年金開采量和產量(kg)
資料來源:внбраккоидр,2009年。
表2-23俄羅斯主要黃金礦業公司2006-2008年開采量(kg) (1)
繼續的
註:(1)本表數據不完整。表中最大的黃金開采公司полюсзолотоо2007年的開采能力不足,現根據原作者2007年的總結報告進行補充,2008年的開采能力按表中給出的增長比例列出。
資料來源:внбраккоидр,2009年。
(2)白銀
俄采銀共有103個礦床,年產量約1500噸,其中綜合礦床占開采量的57%。白銀的主要礦區是遠東聯邦區,占俄羅斯總開采量的65%。西方國家的統計估計,俄羅斯目前白銀年產量為400噸,居世界第十位。在聯邦主體中,馬加丹州在開采杜卡特銀礦床和其他銀礦床方面排名第壹,占開采量的48%,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排名第二,占開采量的65,438+02.3%,主要開采哈坎賈礦床;特梅爾自治共和國排名第三,在那裏開采了著名的諾裏爾斯克礦床群的綜合銅鎳硫化物礦石,並順便回收了銀。
(3)鉑族金屬
2003-2006年,俄羅斯鉑族金屬年產量保持在140噸以上的水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鈀年產量約98噸,居世界第壹位。近年來鉑族金屬產量有所下降,2007年為120.5噸。目前鉑年產量估計在18 ~ 20噸之間,鈀年產量在80 ~ 82噸之間。俄羅斯消息來源稱(бибеневольскийидр., 2008).原生礦床產出的鉑族金屬總產量來自諾裏爾斯克礦床群(占99.5%)和別陳家礦床群的綜合銅鎳硫化礦。諾裏爾斯克鎳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鎳和鈀生產商,是俄羅斯第壹大鉑族金屬生產商,也是俄羅斯唯壹的鈀生產商。其鈀產量占世界產量的46%以上,鉑產量占12%以上(онсимон?).
(3)非金屬礦工業
1.磷
俄羅斯的磷產量也是世界上數壹數二的。2003-2006年期間,磷礦(磷礦石)年產量約為11萬噸,折合P2O5約400萬噸,居世界第四位。其中磷灰石精礦(37% ~ 39.6% p2o 5)465438+20萬噸,磷礦(1.9% ~ 30% p2o 5)30萬噸。磷灰石礦石產於科拉半島希比內巖體中的霞石正長巖礦床,磷礦主要產於伏爾加河-維特經濟區。近20年來,磷礦和磷肥的生產每況愈下。到2007年,所有磷礦礦床的工業生產終於停止了。這就意味著俄羅斯雖然有大量的磷礦儲量,卻沒有磷肥(микарповаидидр。, 2009).
2.鉀鹽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鉀鹽生產國,僅次於加拿大。進入新世紀以來,鉀礦開采量不斷增加。2005年鉀肥開采量為760萬噸,鉀肥產量為625萬噸。鉀肥產量比1990增長62%,也超過歷史最好年份(5438+0985)。2006年,K2O鉀肥產量減少到697萬噸,鉀肥產量為572萬噸。2007年鉀肥開采量為768萬噸,鉀肥產量飆升至1165438+萬噸。唯壹正在開采的礦床是烏拉爾聯邦區的尚卡姆礦床,由烏拉爾鉀肥公司(уралкалий)和“鉀鹽”公司(сил?в)組成
3.菱鎂礦
近年來,俄羅斯菱鎂礦產量壹直穩定在654.38+0.2萬噸的水平,2006年為654.38+0.2萬噸,與朝鮮並列世界第三。氧化鎂的最大生產商是Magnezil,它開采車裏雅賓斯克地區的Sateka菱鎂礦。Goluboye礦床於2006年8月投入開采。
4.螢石
20世紀以來,俄羅斯螢石精礦(55% ~ 96.4% caf _ 2)產量近年來持續增長,2005年達到24.6萬噸,隨後急劇下降。2008年產量預計為20萬噸,居世界第五位。螢石主要采自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包括外貝加爾的Abagaituy、Wusgli、Qiketu和Kalangui礦床,濱海邊疆區的Pogranich和Vosneshchensk礦床。
5.硼
近年來,俄羅斯硼礦產量變化很大。2004年之前的幾年,硼礦(含B2 O3 38.6%的各種矽灰硼礦混合物)年產量為654.38+0萬噸,2004年銳減至50萬噸,2005年和2006年為40萬噸,2008年預計為40萬噸,居世界第四位。
6.鉆石
俄羅斯是世界領先的鉆石生產國。天然原生鉆石(寶石級加工工業級)的產量近十年來壹直穩步增長,2000年達到4500萬克拉的峰值(圖2-28),之後略有下降,2006年達到3840萬克拉。近年來,人造鉆石的產量壹直保持在每年8000萬克拉的水平,僅次於美國(紀,2008i)。天然鉆石開采和加工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產地仍然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雅庫特鉆石產區(表2-24)。俄羅斯薩哈鉆石聯合公司(алроса)是俄羅斯最大的國家壟斷鉆石生產商,其鉆石產量約占俄羅斯總產量的97%。該公司擁有四家采礦和選礦合資企業:Success(經營Flash和Success巖石錐)、Peace(經營Peace和國際巖石錐)、Aihar(經營Aihar和共青團巖石錐)和Nurbin采礦和選礦合資企業(經營Newerbin和Botuooba巖石錐)。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的羅蒙諾索夫礦床於2006年6月全面投產。
表2-24 2025年鉆石開采、出口和需求預測(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юкголубев,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