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秘魯壹些社會團體以保護環境為名,極力鼓動當地不知情的居民聚集到礦業和石油項目所在地鬧事,以阻止礦業和石油項目按合同規定實施投資開發。2007年9月16日,秘魯北部皮烏拉省首次出現反對礦產開發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此後,秘魯其他省份也發生了類似的抗議示威活動,甚至出現了阻撓正常礦產開采活動的現象。目前,當地礦區的居民確實面臨采礦汙染的問題,但這些汙染主要來自“黑礦”。秘魯有很多無證的“黑礦”。礦主們總是最大限度地開采,隨意排放汙水,從不關心環境。雖然秘魯政府也對這些“黑礦”進行了幹預,但大多數“黑礦”都集中在壹個地方打壹槍,當地民眾只能將汙染問題歸咎於大公司。此外,壹些大型礦業公司對當地社會福利給予的支持不夠,不註重與當地居民搞好關系,也是示威抗議的壹大原因。這些活動實際上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外國公司正在考慮減少對秘魯礦業的投資,甚至壹些礦業公司正在考慮撤出秘魯。從英國人手中買下秘魯礦區的中國紫金等中國企業,也面臨著上述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
2.繳納自願繳費會增加企業負擔。
2006年7月,秘魯總統加西亞宣布,在秘魯從事采礦活動的企業應自願為社會發展繳納“會費”。具體數額根據近20年礦產品價格變化和企業利潤計算。最終,這取決於政府與礦業企業的談判。2006年8月,秘魯政府與礦業簽署協議,礦業公司將在5年內捐贈7.75億美元發展社會事業。根據協議條款,這些企業將把稅後凈利潤的3.75%用於支持社會事業。協議還規定,如果企業繳納的稅款已經達到銷售額的3%,那麽這些企業捐贈後就可以免除繳納大量稅款。此外,協議還規定了各種金屬的參考價格。如果金屬價格跌破參考價,那麽這些公司就不必繼續捐款了。
3.罷工經常困擾企業的正常生產。
勞動力問題壹直是壹些礦山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面臨的壹大難題,至今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中國首鋼秘鐵公司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近年來,首鋼秘鐵公司的生產壹直受到各種罷工示威的困擾,每次試圖解決都面臨下壹波威脅。僅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首鋼秘鐵公司就遭遇了三次工人罷工,使公司遭受了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