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從上海到周莊有多少公裏?

從上海到周莊有多少公裏?

周莊古鎮

周莊鎮是預選世界文化遺產地,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它位於蘇州的東南部,昆山、吳江、上海的交界處。

周莊鎮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城。井字形河道內有14座元明清時期修建的古石橋。枕河邊居住著800多名原住民,60%以上的房屋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特色。

周莊歷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文化景觀獨特,是中國水鄉文化和吳地方文化的瑰寶。有沈萬三故居、福安橋、雙橋等各具特色的古橋14座。

莊位於昆山西南33公裏,蘇州東南38公裏。周莊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約90公裏,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150多公裏。

作為澤國的壹個小鎮,四面環水,妳得坐船旅行。由巧姐連接的周振,是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

周振的大多數居民住在河邊。吳淞江和婁江東西交叉。較大的湖泊有澱山湖、陽澄湖、湖澄湖和傀儡湖。

白仙湖碼頭

周莊鎮舊稱貞豐裏,春秋至漢代稱“抖城”。根據傳說,王武出生時很年輕,約翰·博君就是在這裏被命名的。西晉文學家張,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都曾在周莊居住。北宋元佑時期(1086),狄公郎信佛,將200畝(13公頃)土地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寺院財產。人們感受到了它的善良,把這片土地命名為“周莊”。127年,XX王隨宋高宗·杜南遷來此地,人口逐漸密集。

莊媛王朝隸屬於蘇州府長洲縣。元代中期,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傳奇父親沈悠從湖州南潯遷到周莊以東的東寨村(元末又遷到銀子浜)。他逐漸因商致富,使貞豐繁榮起來,在南北兩側形成了以福安橋為中心的老集鎮。到了明代,該鎮向西擴展,到達後港街的傅宏橋和鐘石街的普慶橋,並遷至後港街。明中葉,屬松江府華亭縣。

清朝回到長洲縣,居民更加密集,紮西地區逐漸變成壹排排店鋪,商業中心從後港街轉移到鐘石街。此時已成為江南重鎮,但仍稱貞豐裏。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為周莊鎮。清雍正三年(1725),周莊鎮分元郡,約五分之四歸元郡(今吳縣)。五分之壹屬於吳江郡(今吳江市)。乾隆二十六年(1761),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來駐紮在吳縣角支鎮的巡檢司遷到周莊,轄湖澄湖、黃天蕩湖、獨墅湖、陰山湖、白仙湖,幾乎覆蓋了半個縣。周從壹個小鎮迅速發展成為壹個商業中心,與江南首富沈萬三的發跡有很大關系。利用西接京杭大運河的沈萬三白仙河(東江)和東北的柳河,把周莊變成了糧食、絲綢和各種手工業產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進了周莊手工業和商業的迅速發展。最突出的產品是絲綢、刺繡、竹制品、腳爐、酒類等。1952後,周莊鎮歸昆山縣(今昆山市)管轄。

陳逸飛油畫-雙橋

1984年春天,38歲的畫家陳逸飛乘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他覺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於是,我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壹幅油畫《故鄉的回憶》。後來這幅畫和他的37幅作品壹起在以美國西部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命名的哈默畫廊展出。

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高價買下收藏。同年10月,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時將這幅畫送給了鄧小平。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周莊鎮出名了。陳逸飛的畫作把不為人知的雙橋帶到了世人面前。關鍵不是鑰匙,而是鑰匙,因為它打開了周莊與國際交流的友誼之門。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由於該鎮遠離縣城,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經濟相對薄弱。1981年,鄉鎮工業總產值只有500多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加上吉水港大橋通車等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各行業經濟穩步發展,其中旅遊業發展更為迅速。隨著周莊旅遊業的迅速崛起,應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增加農副產品供給,以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

小橋流水人家

元末明初,沈萬三成為江南首富。他聘請名廚烹制各種山珍海味,名曰“三千家宴”。其宴席清新細膩,用料考究,色、香、味、形俱佳。特色菜有:萬蹄、三味湯圓、清蒸桂魚、清蒸鱔魚筒、蒓菜鱸魚湯、姜螺、釀肉油包、百葉裹肉、燉豆腐、熟蓮藕等。要品嘗“三千家宴”,可以去神庭酒家。位於福安橋和沈會館旁邊。至今仍保留著明清風格,典雅別致,是壹家頗具地方風格的餐廳。

莊鎮有四季的水產,最著名的是“仙鶴三寶”:鱸魚、白蛤、銀魚。周還產鱔魚,這是壹句家喻戶曉的農村諺語。此外,還有甲魚和蝦。腌制的莧菜和綠球是江南的特產,也很受遊客的歡迎。熟食有燒餅、花生餅、核桃餅、椒鹽餅、青餅等。還有鹹菜等茶菜。有萬三地、三味源、熟蓮藕、蒓菜湯、白絲魚、白蛤湯等傳統特色菜。三蹄是江南富家沈萬三招待貴客的必備菜肴。“家有酒席,必有清脆的蹄聲”。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已成為周莊人過年過節、婚宴的主菜,寓意團圓,也是招待客人的絕佳菜肴。

莊神亭

蒓菜,養尊處優的水生作物,性溫,適合生長在水質純凈平靜的港漢。蒓菜有紅莖和綠莖。壹般在清明前後,或者白露前後種植。植物生長兩個月後將被采摘。葉子浮在水面上,橢圓形,嫩,背面有膠狀透明物質。用蒓菜嫩葉和莖熬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西晉文學家張(Hans Zhang)說,他遠在洛陽,還在日夜思念家鄉的這道美食,甚至不想做官。人們將蒓菜儲存在瓶子或罐子裏,壹年四季都可以品嘗。

三味源,俗稱湯面筋,以水面筋為皮,餡料以雞胸肉、鮮蝦、豬腿、蔥、姜、黃酒等調料制成。用雞湯煮,皮薄餡嫩。晶瑩剔透,集小吃、菜肴、鮮湯為壹盆。在江南,三味源是壹道很受歡迎的菜,家家都會做。每年農歷六月,新麥登場時,都要把曬幹的小麥碾碎,用細篩過篩。雪白的面粉單獨存放。只有麩皮加入適量的鹽和水,攪拌成糊狀。壹兩個小時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洗好的面團粘粘的,就是面筋,可以做成三種口味的圓皮,裹成各種肉餡。

萬亭曲

三高

鄒的祖先早在明朝初年就開辦了貢毛茶坊。逢年過節,它的鄰居沈萬三會訂購大量的糕點送給親朋好友,後來被稱為“三千糕”。鄒氏茶莊不僅生產傳統的萬三餅、全福宮餅,還根據季節變化,生產芝麻餅、花生餅、核桃餅、玉帶餅、薄荷餅、椒鹽餅、松子餅、香烤餅、千層餅、步步餅等20多種糕點,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

周莊旅遊地圖

九百年來,壯族人民發展了許多高水平的傳統工藝。《周莊竹編》和《莊錄》是代表作品。周的茶壺也是獨壹無二的。在其他地方,茶壺大多是由陶瓷制成的,而周的茶壺是由石頭制成的。紫砂壺的器壁上,浮雕栩栩如生,形象豐富。作為江南水鄉的代表,蘇繡、珍珠等江南特產在這裏隨處可見。

周文樺街非常熱鬧,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聚集地。在街道的兩邊,文化充滿了商店,包括茶館,藥店,鐵匠,棉紡廠,竹編廠,和面廠,木匠和書法家。...

來到周莊,還可以乘坐集體驗、休閑、觀光於壹體的專用船“3號”和“周莊”,環繞在鎮水上遊。是水鄉古鎮旅遊的最佳選擇之壹。長22.6米,寬5.5米,裝修豪華,有空調、茶室、絲竹等。原三號船以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寶船“三千”命名。莊浩精挑細選原艇。2001年6月6日,APEC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在著名的周莊水產會議廳“周莊船”成功舉行。模仿“周莊船”的優雅,設置專門的遊船“周莊”,供遊客沿水路欣賞中國第壹水鄉的美景。

周莊有幾百艘遊船,都是遊客在水巷裏使用的。沿著河邊走,妳會遇到壹艘遊船在河中航行。遊客乘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放松,看看古鎮的風景,聽聽船夫吳歌的歌聲。晚上在神亭對面的江碼頭登上遊船,從福安橋樓欣賞江南的竹絲聲,從沿江人家的窗戶聽蘇州評彈的叮當聲。遊船蜿蜒穿過橋洞中的多座拱橋,無數彩燈鑲嵌在橋洞中,倒映出千座古橋在江面上的倒影。“燈,古橋,船影”。這就是古鎮夜晚的魅力和韻味。

申廷

周境內景點有:寺廟、神亭殿、雙橋、福安橋、全福寺、神秘樓等景點。張庭,原名壹順堂,建於明代。清初,張遷居玉顏堂,俗稱張庭。正殿前後70余間,面積1.800平方米。在大廳旁邊,涇河穿過房子。俗話說“橋從前門進,船從屋裏過。”張庭作為殷的府邸,經歷了500多年的滄桑,但其風格依然如故。墻上掛著字畫。對聯的第壹聯是“轎子從門前進”,第二聯是“船從自家門前過”。這幅對聯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這座大廳的建築特色。沈庭是沈萬三的後人沈本仁於1742,清乾隆七年所建。門樓七五座,房屋百余間,分布在百米長的中軸線兩側,占地2000多平方米。沈會館由三部分組成。前面是水墻門,是家屬停靠船只、洗衣服的河港;是中墻門樓、茶廳、正廳,用於接送客人、辦理婚喪事宜、商議事宜;就是後大堂樓,小堂樓,後大廳,人住的地方,住的地方。整個大廳是典型的“前堂後堂”建築格局。前室和後室由街樓和過道亭連接。形成壹個巨大的建築。正殿為松茂殿,占地1.70平方米。正殿的磚砌門樓是五座門樓中最宏偉的,高6米。中間的匾額“厚而流”,四周是“紅梅為春”的浮雕。人、動物、亭臺樓閣、歌劇、故事等。栩栩如生,可與蘇州網獅園的磚門樓相媲美。後面有大大小小的廳堂,建築風格與正殿大相徑庭。修復後的沈廟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季周莊》是第十二屆中國周莊國際旅遊節開幕式文藝晚會《夢想周莊》的完善和提煉,也是國內首次現場演出。四季周莊以水文化為背景,以當地民俗為特色,以國際時尚為元素,展現了周莊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濃郁的民俗風情。重新包裝的《四季周莊》將演出60分鐘。分為三章:雲水周莊、四季周莊和民俗周莊。利用開放式全景舞臺,結合多種藝術手段,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周莊水鄉人民的生活狀態,以及周莊的文化特色和迷人魅力。表演者約200人,包括專業演員,以及大量當地農民、漁民和來自生活第壹線的市民。整場演出將充滿生活氣息和市井氣息,是古鎮物質文化的有機補充和提升。每天都會在江南人家的水舞舞臺上演出,作為永久旅遊項目。

申廷

周的快船很奇怪。比賽前,能工巧匠在船上搭起花棚,稱為“花快”。花棚分棚、艙棚、棚,棚上有絲綢窗簾。華麗的裝飾,五彩繽紛。在棚子上掛彩燈和彩旗。小屋裏飄著流蘇。在船艙裏,坐在壹個打擊樂隊裏。高高的棚子為雙手提供了陰涼。每艘船的備用頭桿、大槳、小槳放在船體的左右兩側。緊挨著槳,跳板放在外側,伸出水面。每艘船配備15或16強壯的劃手。穿著緊身毛衣和繡花涼鞋。

比賽壹開始,周周碧、寸寸碧、龍虎槳手各司其職,跳出來,拉起來,抱槽,默契配合。他驕傲地站在跳水板上,猛地壹拉,伸了個懶腰。壹有指責就拉郵票。試著推拉。旗桿站在船頭,對準旗桿,調整方向,指揮自如。在鏗鏘的鑼鼓聲中,參賽的快船仿佛飛出了弦,爭得了第壹。

搖擺剪刀

壯族人喝茶的歷史悠久。他們歷來有“奶奶茶”、“談茶”、“開心茶”、“春茶”、“滿月茶”的習俗,在江南水鄉被稱為“茶道”。

莊的“外婆茶”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說到周莊,直到有了外婆家的茶,我們才真正去了周莊。在周莊,凡是吃過外婆茶的人,都會嘗到水鄉古鎮的味道。在周莊,無論是在鎮上還是在農村,經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圍坐在壹個座位上,壹杯杯綠茶,壹盤盤茶點,邊吃邊說邊笑,被稱為“老奶奶茶”。

壯族人吃老奶奶茶的歷史悠久。如今深宅的人們依然珍藏著宋代精美的青花瓷蓋茶碗、精美的茶杯、典雅古雅的茶壺、釉色鮮艷的茶盤。在元代,陳去病的祖先從浙江搬到周莊,在那裏他們錘打烤箱,制作銅和錫茶壺為生。如今,鎮上還保留著明清時期修建的徽班茶館,其中Greeny開於清初,誠益臺開於清朝乾隆年間。惠茶莊從產地收購初級茶。為了滿足飲茶者的需求,它進行篩選、復幹、給花加香、上色出售,色香味俱佳。

阿波查

女孩的打扮優雅精致:頭上系著壹條紅領巾,後背兩側對折。兩條黑色辮子,兩邊有紅色天鵝絨繩,露了出來。他們穿著大胸短襖,上面有小花頭,用花布和小琵琶扣裝飾,腰間系著石林藍布的小褶圍裙。腰袋板(俗稱腰板)上繡有各種精美的圖案,藍色的頭上還飾有紅綠流蘇。裙子下面,我穿著壹條藍色的褲子,腳上穿著繡花滾邊鞋。整件衣服呈現出壹種美。

中年婦女身著漿石林藍布大排扣上衣,淺湖色滾邊琵琶扣,腰間系藍色百褶圍裙,同色小圍裙(俗稱官裙),腳上穿素色布鞋。他們的頭飾也與女孩不同。包頭用的毛巾是素色的,有的用藍布包裹,頭上梳壹個彩色的繩髻(俗稱發柄)。發髻中豎插壹銀蓮盤,橫放壹銀簪。裝修簡潔大方,呈現出壹種優雅之美。

婦女給老人穿的衣服壹般都是深色的,發柄上有黑色的網巾,布裙大多也是黑色的,給人壹種樸素莊重的美感。

莊離上海和蘇州很近。遊客可以當天來,當天走,或者過夜。當地住宿設施相當齊全。

古鎮的住宿壹般都是家庭旅館,還有很多類似類型的客棧。壹般窗戶朝向小橋流水的房間,以及復古裝修的房間都比較貴。

如果選擇入住新區,可以到景區集中售票處辦理相關手續,並保留票根,以便第二天再次遊覽周莊。

百萬購車補貼

  • 上一篇:企業所得稅折舊費用怎麽辦?
  • 下一篇:生活中綠林的謬誤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