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3名航天員已按計劃成功退出天宮壹號,依次關閉天宮壹號實驗艙、神舟九號軌道艙和返回艙艙門,在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就座。
昨天11點12分,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按照地面指令分離,神舟九號自動撤離到距離天宮壹號400米的系泊點。
隨後,神舟九號以勻速、穩定的姿態逐漸向天宮壹號靠攏。
據新華社報道,手控交會對接相當於“百裏穿針”,需要航天員手眼協調、操作精細、心理穩定。
劉王操作控制手柄
昨日11時47分,神舟九號抵達140米停靠點時,地面技術人員對兩個航天器的飛行狀態進行了全面檢查確認。
12: 38,神舟九號飛船由航天員手動控制。坐在中間椅子上的航天員劉旺操作平移和姿態控制手柄,控制神舟九號飛船緩慢接近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航天員景海鵬、劉洋密切監視飛船的儀器參數和對接目標。
12: 48,神舟九號與天宮壹號對接環接觸。經過捕獲、緩沖修正、拉回和鎖定四個過程,在12: 55,兩個航天器緊緊地連接成壹個組合體。
新華社報道,航天員系統總體辦公室主任劉偉波評價手動對接:“對接漂亮,精度高,對接時間很快,不到7分鐘,而自動對接大約需要10分鐘。節省下來的這三分多鐘,是人腦相對於計算機的先天優勢。”
■在現場
對接成功。四只手緊握
據新華社報道,昨天,隨著天宮神九成功手動對接,劉旺將景海鵬和劉洋分別抱在左右兩側,四手高舉。在成功完成手動交會對接任務後,三名航天員於昨日16時再次進入天宮。
剛剛以“飛行員”身份將飛船與天宮壹號對接的劉旺,第壹個打開天宮壹號前艙門,遊入天宮壹號。
與第壹次打開天宮大門相比,這次開門似乎容易多了。留在神舟九號軌道艙的景海鵬手持相機,實時記錄了這壹過程。
接著,景海鵬和劉洋上前伸出雙手,依次進入天宮壹號。當他們第壹次進入“家”時,他們不得不依靠艙壁上的限制器來固定身體。現在,三個人來去自如。
停下來,站好,三個人並排站著,對著鏡頭揮手。
“神舟九號按計劃順利完成手動交會對接任務,再次進入天宮壹號。感謝各位領導同誌的關心,我們將再接再厲,堅決完成後續任務。敬禮!”劉旺的聲音清晰地從太空回到了地面。
身著藍色艙內工作服的劉旺站在中間,左右分別站著景海鵬和劉洋。三名中國宇航員壹起舉起右臂向祖國和人民致敬。
■計劃
撤離飛船將由人工控制。
新華社電手動交會對接的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全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具備以不同對接方式向在軌航天器運送人員和補給物資的能力。“截至今天,宇航員已經完成了壹輪重大實驗項目。有些實驗需要重復,需要更多的數據來驗證,這樣才能利用微重力和真空環境發現新的特征和規律。”昨天,航天員系統總體辦公室主任劉偉波表示,3名航天員將繼續在天宮壹號開展空間技術和空間應用實驗。
針對媒體對女航天員狀態的關註,劉偉波表示,消耗大量體力的實驗項目並不多,所以女航天員的表現並不比男航天員差,女性的細心和耐心也為任務帶來了很多好處。
根據計劃,飛船的撤離也是由宇航員手動進行的。到他們29日返回時,景海鵬、劉旺和劉洋將完成神舟九號任務,並創下中國載人航天史上最長飛行時間的紀錄。
手動交會對接的三個階段
1分離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分離,飛船自動撤離至約400米的錨定點。準備與天宮壹號再次交會對接。
2自動接近
停留2分鐘後,神九將通過地面測控支持的自動交會接近120米。
3手動對接
航天員在地面授權下控制交會對接過程,調整相對位置和姿態,通過操作平移控制手柄實現對接。此時,航天員要根據實時數據,如距離、高度、軸差等,計算決定變速方案。
換壹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