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隆礦區
多隆銅礦是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明確提出的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28個礦區之壹。截止到2016年底,多隆礦區已探明銅達到2000萬噸,按照中國大型銅礦的規模要求,相當於找到40個大型銅礦。
2.驅龍銅礦
西藏自治區中部驅龍成礦區平均海拔4000m以上,驅龍斑巖銅鉬礦位於西藏岡底斯斑巖銅礦帶東部。該銅帶是我國近年來發現的重要銅帶,是該銅帶中最重要的超大型礦床。其銅資源儲量已達711mt(銅平均品位0.5%),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斑巖銅鉬礦床。
3.玉龍銅礦
玉龍斑巖銅鉬礦帶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作為中國最具潛力的斑巖銅鉬礦帶之壹,除玉龍銅礦外,周邊還有馬蘭兜、夏朵松多、紮那嘎、芒宗等壹批百萬噸級大中型銅礦。
礦帶內銅資源約950萬噸,鉬資源40多萬噸,伴生元素主要有銀、金、硫、鐵、鉛、鋅、鈷、鎢、鉍等。除上述金屬礦物外,在托巴和多蓋拉還有較小的煤層,在第三紀貢覺紅層中有鹽類礦物。
4.馬葭礦區
馬葭礦區位於墨竹工卡縣馬葭鄉和斯布鄉,距拉薩65公裏。馬葭礦區資源:外圍及深部當量銅(EQCu)資源量超過15萬噸。目前的生產能力是6000噸/天。
5.普朗銅礦
普朗銅礦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縣東北部。它是壹個多金屬超大型礦山,也是亞洲最大的斑巖銅礦。普朗銅礦是我國47個綜合勘查區之壹。目前普朗銅礦已發現銅480萬噸,金145噸,銀2754噸,鉬19萬噸。
6.Urn Grushan銅礦
金塔格圖山銅礦位於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東北部,滿洲裏市以南約22公裏處。它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內蒙古東部發現的大型斑巖銅礦床。累計探明儲量:銅654.38+26.8萬噸,銅平均品位0.46%,鉬25.8萬噸,鉬平均品位0.055%,已發現錸、銀、金等可觀的伴生礦產儲量。
擴展數據
銅礦類型:
1,斑巖銅礦
斑巖銅礦(斑巖銅礦)探明儲量居首位,約占全國總儲量的41%,近年來探明儲量仍在增加。主要集中在三個成礦帶:高山-喜馬拉雅成礦帶(包括中國滇藏地區)、中亞-蒙古成礦帶(包括中國新疆、甘肅、黑龍江)和環太平洋成礦帶(包括中國東部廣大地區)。
2.矽卡巖銅礦
矽卡巖型銅礦也是主要類型,其探明儲量約占中國總儲量的27%,尤其是岡底斯矽卡巖型銅礦資源量增長迅速。典型的矽卡巖型銅礦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成礦巖體為燕山期花崗閃長巖,圍巖為古生代以來的碳酸鹽巖地層。大型富銅礦床往往品位高、規模不等。
3.層狀銅礦
層狀銅礦包括變質巖中的層狀銅礦和含銅砂頁巖銅礦,約占我國總儲量的11%。變質層狀銅礦床常由早期海相沈積巖變質形成,其成礦時代以元古界和古生代最為重要,集中在康店、狼山和中條山地區。
4.火山沈積銅礦
火山沈積銅礦占全國總儲量的5.5%,海相火山銅礦多於陸相火山銅礦。礦體多產於不同巖性火山巖的接觸部位、火山熔巖和火山碎屑巖的頂部及其附近、上覆沈積巖的界面。礦體呈層狀、透鏡狀,常成群出現。
百度百科-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