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者無法從股票分紅中獲得真實收益。分紅會增加總股本,通過除權除息來平衡股價。股票總價值不變,上市公司會提前公告。投資者只要在登記日購買股票,就可以獲得正確的股息。
股利是股份公司每年按照其在利潤中所占份額的壹定比例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將當年收益分配給股東的壹種方式。通常情況下,股東在獲得股息後,會繼續對企業進行投資,以實現復利。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優先股壹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盈利時才能分配紅利。
股息,也稱為利潤分享,是股息分配的簡稱。
1899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紅利會議”中指出:“紅利是指企業單位促進壹定比例的利潤,分配給企業單位職工的報酬。這個報酬是根據自由協議的計劃預先確定的;比例壹經確定,用人單位不得更改。”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羅布·桑納德(Rob Sannad)教授將股息定義為:“所謂股息,簡而言之,是指員工在正常工資之外,分配給雇主壹部分所獲得的利潤。”
《辭海》對分紅的解釋是:“企業集團在每屆決算時,提出其盈余的壹部分分配給用戶或職工,稱為分紅,也叫獎金,意思是獎勵勞動補貼和工資”。盧光先生也有類似的定義:“雇主為了通過人與人的合作來提高生產和降低成本,在自由契約下,按照預定的比例與員工分享事業單位的利潤”。
此外,李先生將其定義為:“壹個經營其業務的公司在壹個繁榮的年份獲得利潤,並提出其凈收入的壹部分分配給其員工,這就是所謂的股息。”杜公弼先生還指出:“在每個營業年度結束時,決算後,如果壹個公司有盈余,壹般的做法是先繳納盈利性企業所得稅,留出法定盈余公積,留出定息股息,剩下的就是股息和紅利,是股東出資的報酬。如果割讓多名佳惠員工,就是分紅。"